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是我国大蒜生产、加工和出口大省,产量及出口都居于全国榜首,其所产的大蒜一直占据着国内70%以上的市场份额,大蒜是山东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但近年来,大蒜价格的频繁剧烈波动,使山东大蒜生产、销售等环节面临着各种机遇、风险,也对各利益相关者、经济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产生影响,因此研究其价格波动极具有现实意义。将风靡一时的大蒜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目的是探讨大蒜价格波动的特征,以及分析大蒜价格在近年来波动的原因,为以后政府对于大蒜的价格调控能从问题的根源着手,进行有效的调控;也为大蒜种植者、投资者等提供一定的借鉴。通过采用GARCH-M、EGARCH模型对山东省2006年1月份至2016年5月份大蒜批发价格波动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大蒜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尖峰肥尾、非正态”的特征且波动持久性较强;具有显著集聚性和非对称性,价格下跌信息带来的冲击比价格上涨信息的冲击大得多;大蒜市场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通过对山东省大蒜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以及采用主成分回归法,对2003-2015年的山东省大蒜价格波动供求因素、成本因素、宏观因素等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在2003-2015年大蒜价格波动中,F1起基础性作用,F2起重要作用;种植面积、库存量和汇率与大蒜价格成负相关,受灾面积、生产成本、流通成本、出口额、货币供给量、GDP、CPI与价格成正相关;2003-2015年山东省大蒜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供求因素和成本因素,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种植面积和出口额。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第一,预测大蒜价格走势并着重关注价格下降信息,合理引导市场主体理性投资;第二,推动蒜农生产规模化;优化种质,提高大蒜产量;对全省大蒜产地市场和冷库数量作出规划,以合理安排大蒜储量,从而保障有效供给。第三,大蒜出口企业应加入出口企业协会,积极做好反倾销应对,保障出口稳定性。第四,加快机械化生产,减少人工成本;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物流成本。第五,政府制定相关规定,严惩游资炒作;监测重点行业,加强监测信息服务,及时发布信息,增加市场透明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