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根据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利用影像解析方法,对我国国家队男子曲棍球运动员短角球上步拉射动作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通过对该动作技术进行阶段划分和命名以及不同技术水平运动员之间的比较,试图探寻短角球上步拉射动作技术的一般规律、各阶段的关键动作技术以及评价阶段动作完成质量的重要指标,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为该技术的训练提出科学的改进建议。方法使用高速摄像机采集国家男子曲棍球队主力队员短角球上步拉射动作技术数据,运用北京体育大学生物力学教研室视讯图像解析系统对人体主要环节和球棍的棍头、棍尾和球心等进行三维定点多点解析,用Qtools和Excel2007进行数据处理,并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高水平组运动员的最终球速显著高于一般组;2.高水平组运动员起动上步阶段身体水平速度波动较小,且每阶段的身体水平速度均大于一般组;运动员在转体拉射阶段身体水平速度达到最大值;3.起动上步阶段结束时高水平组转体较充分,左腿屈膝幅度小,为后续动作的完成准备较好;4.交叉上步阶段一般组运动员右腿屈膝幅度较高水平组大,身体水平速度损失较大;我国运动员棍地夹角为43.10°,明显大于国外高水平运动员的27.3°;5.跨步上步阶段我国运动员肩髋角为34.91°,较国外高水平运动员的41.7°小,身体向后扭转不够,幅度较小,超越器械不够充分;6.球棍对球作用时间和做功距离、支撑面积均与最终球速显著相关。结论与建议1.我国高水平曲棍球运动员上步拉射动作的整体技术特征为:整个动作过程均在2秒以内完成、重心水平速度快和身体垂直位移相对较小等。2.与高水平运动员相比,我国一般水平运动员存在:上步过程身体与球棍上下波动较大、跨步时身体支撑面积较小以及转体拉射阶段的球棍对球的做用时间短、做功距离较小等不足之处。3.本研究验证了身体水平速度可以作为整体动作技术评价的重要指标:此外还发现球棍对球的作用时间以及做功距离、转体拉射前的支撑面积、支撑脚与球的间距等亦可作为动作技术的评价指标。4.针对我国运动员上步拉射动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建议应加强运动员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的练习,在身体力量训练中尤其应重视下肢力量训练,为最后全力拉射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