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滑坡是一种斜坡破坏的地质灾害类型,在各种地质灾害中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滑坡的治理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抗滑桩作为滑坡治理的一种主要工程措施,以其诸多优点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治理后监测数据的匮乏,目前针对抗滑桩加固效果评价的研究较少。本文以白鹤滩水电站下红岩堆积体为研究对象,针对采用抗滑桩加固的堆积体治理效果评价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分述如下:(1)在充分掌握下红岩堆积体勘察资料并参阅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了该堆积体滑坡的滑动范围、滑动面的位置及其空间展布、滑带土的性质等,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堆积体的变形破坏模式、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该堆积体的变形机制是:前缘大寨沟下切具备临空条件,其组成物质在强降雨作用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沿软弱层带产生蠕动或滑动。(2)采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对抗滑桩施工前的堆积体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以确定堆积体的应力状态及变形特征。结果表明:堆积体在滑带附近区域存在较大范围连贯的剪切破坏区,堆积体极易沿基覆界面发生牵引式变形。将堆积体的数值模拟成果与工程地质分析结果对比可知,其分析成果是基本一致的,这表明下红岩堆积体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及参数取值是合理的。(3)对抗滑桩工程施工完成前后堆积体的表面位移及内部位移监测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得出了堆积体的变形规律及其外部影响因素。对抗滑桩工程施工完成后桩身的应力应变监测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抗滑桩工程施工完成后,各桩受力状况良好,说明抗滑桩结构设计及分布是合理的。(4)运用MIDAS/GTS数值模拟软件对堆积体治理后的稳定性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显示:采取抗滑桩工程治理以后,堆积体稳定性大大提高,整体稳定性良好。(5)通过对不同工况条件下堆积体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分析结果的综合分析,可判断该堆积体采取抗滑桩加固效果显著,抗滑桩工程完工后,堆积体趋于稳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