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杂志是20世纪初留日四川籍学生在东京创办的一份进步刊物。它以“输入文明,开通民智”为宗旨,对外坚决反对西方帝国主义各国对中国的疯狂侵略,对内无情地揭露清政府的卖国罪行,并针对四川实际,号召四川人民行动起来,救亡图存,因此,深受读者欢迎。每期均再版发行,从而成为当时中国最革命最进步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四川》杂志的创刊及发行离不开吴玉章、雷铁厓等早期革命党人不遗余力、不畏艰险的付出。《四川》杂志创刊时,吴玉章正在日本国立大学预科岗山第六高等学校工科求学,为了集中时间和精力办好《四川》杂志,吴玉章向校方称病请假一年,全力投入杂志的创办。雷铁厓作为《四川》杂志的主笔之一,其《警告全蜀》一文以犀利的语言,详细地分析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本质以及中国所面临的危险局势,无情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本质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在中国人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警告全蜀》对“偏处西陲,素与外省不通声息”的四川人民敲响了民族危亡的警钟,使四川人民深受鼓舞,也对全国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四川》杂志是一个综合性的革命刊物,它内容丰富,体例多样,图文并茂,每期的栏目设置基本相同,计有图画、论著、译丛、时评、杂俎、文苑、小说、演说词、附录、来稿、每月大事纪要等栏目。不同的栏目设置,可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除了政论性文章之外,《四川》杂志所刊载的时评、文苑、小说等也都处处体现着《四川》杂志的创刊宗旨。此外,如《英国氢气球远乘之好果》《德意志潜航艇已成功》《马铃薯之剥皮机器》等文章则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意在输入世界文明,扩大读者眼界。《四川》杂志的发行,敲响了“西南半壁警钟”,其内容特色和时代意义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输入文明,开通民智——呼唤人民觉醒;二是揭露列强环饲,痛陈瓜分危机——号召救亡图存;三是文学作品,形象鲜明——反帝爱国入脑入心;四是介绍新科技——引领现代文明。在辛亥革命前夕,《四川》杂志与《滇话报》《云南》等一起,义无反顾地担当起了宣传革命的重任,促进了巴蜀地区人民的觉醒,使革命的思想深入人心。虽然只出版了三期,但是,它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上仍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