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及微量Si元素对Cu-7.5Ni-5.0Sn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chen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Cu-7.5Ni-5.0Sn合金为对象,利用金相分析、X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等分析方法,研究Si元素、热处理工艺和加工工艺对合金的组织性能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铸态Cu-7.5Ni-5.0Sn合金的组织存在严重的枝晶偏析,铸态组织由灰白的树枝晶(α相即Cu-Ni固溶体)、枝晶间夹的白亮物或骨状组织(γ相-(Cux、Ni1-x)3Sn).枝晶与骨状组织之间过渡的深灰色组织(α相和γ相)三部分组成。添加Si后铸态合金的组织仍然由这三部分组成,但Si可使枝晶明显细化,且随Si含量增加,枝晶的细化效果增加。Si含量超过0.58%后,细化效果趋于稳定。Si在合金中主要形成Ni2Si相和Ni3Si相和Ni31Si12相,当Si含量较少时主要形成Ni2Si相和Ni3Si相,较多时主要形成Ni3Si相和Ni31Si12相,其中起细化变质作用的可能为Ni3Si相。(2)均匀化温度的影响大于时间的影响。添加Si元素会延迟合金的均匀化处理过程,且Si含量越高,延缓作用越明显。均匀化处理前后含Si相都稳定存在。加Si后合金的均匀化动力学方程为均匀化处理虽然可消除合金的枝晶偏析,但仍然不能满足冷轧开坯的要求。(3)未添加Si的合金经780℃保温24h+水冷处理的铸锭满足冷轧开坯要求,冷轧加工率可达30%。固溶温度的影响大于时间的影响,经800℃×1h固溶处理,合金组织的γ相能较好地固溶到基体中,Ni17Sn3相和少量γ相的存在可能影响合金后续的冷轧加工,其后进行的冷加工为50%,经400℃×4h时效处理,合金的布氏硬度值可达280HB,电导率可达17%IACS。(4)Si在合金的晶界处以Ni3Si相和Ni31Si12相形式存在,Ni3Si相和Ni31Si12相具有阻碍固溶晶粒晶界前沿移动的作用,有助于抑制晶粒长大。随固溶温度的升高,两者的固溶度都有所提高,当固溶温度高于850℃时,Ni3Si相溶解,Ni31Si12相部分溶解。(5)含Si的合金经800℃保温36h后水冷,其冷轧加工率可达50%。经800℃×1h固溶处N+80%冷轧+时效处理。随着Si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硬度和电导率均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相似规律;当Si含量小于0.5%时,其对合金时效处理过程的不连续析出现象具有抑制作用;当Si含量超过0.5%,对不连续析出具有促进作用。Cu-7.5Ni-5.0Sn-0.58Si合金经400℃×6h时效处理后,布氏硬度达270HB,电导率达22%IACS,抗拉强度达975MPa,此时合金的性能接近铍青铜。Si元素的添加使该合金的抗拉强度略有下降。时效前冷变形有利于促进合金硬度和电导率的升高。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国泰安数据库和锐思数据库中2010年-2012年的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数据、公司财务数据,以及润灵环球责任评级2010年-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评级数据,从
铸造SAF2906特超级双相不锈钢是新开发的含高Cr、N的钢种且具有高强度和优异耐蚀性,但对时效后该材料的析出相耐蚀性的影响鲜见报道。本文利用OM、SEM、XRD、TEM和电化学实验
工业技术的高速发展,要求轴承具有速度高速化、结构小型化、尺寸精密化、使用温度高温化等性质;对于高真空、防腐蚀等苛刻条件,也要求轴承能够胜任。为了改善普通轴承性能以提
绘本是彩色的、有图画的、形象的、带有文字的图书。由于小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不足,认知活动存在局限性,对于抽象或者是无图画、纯文字的东西很难提起兴趣。因此,教师可
目的:以安慰针刺(假刺非经非穴)为对照,评价针刺经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CFS
正一、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的原则(一)应定位于现实生活中实用的、基本的技能和策略"实用"一词主要是就场所而言的。它强调了口语教学设计既要重视正式场合中用到的技能和策略,
一、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受制约因素的分析1.政府导向功能较弱使科技成果转化受影响.
中国国内超过70%的原油产量来自于9个大油田。掌握这些油田的动态对于了解中国国内原油产量和未来中国原油进口需求是必要的。该研究利用递减曲线和采油速度分析,得出中国大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存在一种或多种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区域的消化不良症状,并且缺乏能够解释这些症状的任何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消化不良的症状主要包括上腹痛、上腹饱胀感
陶瓷艺术的民间审美内容是以民间陶瓷生产为基础的,以民间文化为内涵的陶瓷艺术审美内容之一;陶瓷艺术的民间审美是广大群众审美意识在陶瓷生产和应用中的凝聚与集中反映;以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