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菌四种生理小种的形态和生长特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u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瘟病(Pyricularia grisea (Cooke) Sacc.)是我国最严重的水稻病害之一。由于稻瘟病生理小种繁多且容易变异,对其的防治造成了很大障碍。本实验通过对黑龙江省地区四种强毒力的稻瘟病生理小种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系统测定了这几种生理小种在不同温度,pH及各种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讨论了不同环境因子对稻瘟病菌生长的影响,为将来相同生理小种的研究及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将稻瘟病菌生理小种42-7,54-5,67-9与69-2进行扩大培养,并分别讨论温度,pH值与培养基因素对稻瘟病菌各生理小种生长与繁殖的影响。对培养温度的研究表明,四种生理小种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8℃;并且均在37℃下停止生长,但菌株活性依旧保持。在16℃下,各生理小种均需要很长一段准备期用来适应环境;但在度过准备期后,生理小种54-5,67-9与69-2的生长速率基本与28℃下持平;而生理小种42-7则表现为受温度影响显著。对培养环境pH值的研究表明, pH因素对四种生理小种的影响不算明显。然而,随环境pH变化,稻瘟病菌落的形态受到很大影响。酸性条件下,稻瘟病菌的气生菌丝粗大而稀疏;碱性条件下,气生菌丝则很纤细,并且数量也少。对培养基的研究表明,四种生理小种均在PDA培养基中生长最为快速,在燕麦片培养基中生长迟缓。就菌落形态而言,稻瘟病菌在PDA培养基中生长最为旺盛,在3×米糠琼脂培养基中虽然生长不够迅速,但菌落形态致密;而在米糠琼脂培养基与燕麦片培养基中,四种生理小种均只产生菲薄的菌丝。四种生理小种的菌丝在镜下观察均为无色透明,有隔;孢子均为梨形,双隔;小种69-2的芽管可从孢子两端分别伸出,而其余三个生理小种的芽管均只能从孢子的一端伸出。本文通过对四种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研究,为黑龙江省对稻瘟病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本文系统地测定了各种环境因子对稻瘟病菌生长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关于pH因素对稻瘟病菌影响的测定,对水稻疾病机理研究以及防治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试图在“全球化”背景下探讨学校教育中国际化与民族化一致性的问题;提出了学校要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和民族灵魂的新型人才的教育理念,阐释了国际化教育、民族化教育相结
海马为大脑的古皮质,在认知、学习记忆、情感等脑高级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海马尤其是齿状回的发育与精神类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对海马齿状回神经发育
  从21世纪伊始,日本的小学和初中一贯制教育就初见端倪,近年来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成为日本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侧面。日本小中一贯制教育核心在于提高学生学力,将小学和
  日本的比较教育学教学是从“二战”以后正式开始的,到现在已经有60多年的时间了。为了考察研究者和大学教师对比较教育学本质的认识及其学科认同感,考察在社会发展变化和高
会议
  本文立足全球化时代大学的新使命和新特征,试图分析全球化浪潮所带来的新自由主义和新公共管理范式在高等教育领域所谱写的关于市场、竞争与管理的理性神话。市场、竞争与
通过工业试验调整原料与燃料材料的配比,在OK12-2立磨上(磨盘直径Φ1.2m)磨制出不同三率值的生料,然后在Φ2.8×10m的立窑上进行煅烧。通过对煅烧所得熟料的化学分析及物理强度
  香港于2009年正式实施的新高中课程,最大的改革突破即是设立必修科目通识教育科,这是实践全人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质量的先行之举。本文从通识教育科的设计理念出发,系统分析
  作为创新系统的一种表现形式,美国的大学研究区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推动了区域内部大学与产业部门及其他组织之间的知识流动,成为了一定区域内刺激技术外溢和经济增
  全球教育治理可以视为一种讨论某一国家的教育体系如何受到国际世界影响的理论框架,包括有关教育的全球性目标、约定、政策、标准以及问责机制等。接受国际援助的国家和地
会议
作者自述:一个中国油画艺术家需要关注自身的传统艺术源流与发展,关键是要通过对中国古典图像经验的把握,寻找古代文人寄情于山水、描绘山水的思想源流。在创作中,我们应该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