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其公益性的实现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立医院公益性的缺失已成为我国社会的重大民生问题。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加强和完善公益性建设对促进各级医院更好地落实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国内针对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评价主要以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为主,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适合基层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完善医院公益性提供借鉴。如何通过科学方法评价了解基层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实现程度,使之早日回归公益性,为居民提供优质廉价、适宜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难题。本研究以社区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层级公立医院公益性基本内涵和外延进行概述,分析当前影响社区医院公益性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合我国基层公立医院具有较高信度、效度的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医院进行实证研究,检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践意义。最后,提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社区医院回归公益性的具体对策,为政府决策、进行评价考核和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指导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多层次保障公益性的实现。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基础,概述不同层级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内涵和外延;结合我国社区医院发展现状,对其公益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当前社区医院公益性的淡化事实和严峻趋势,确定公益性评价体系基本框架和初选备用指标;运用德尔菲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社区医院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基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采取TOPSIS分析方法对江苏省部分社区医院的相关指标运行数据进行公益性评分和排序,开展综合性评价。主要结果:1.社区医院公益性内涵体现在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非营利性、公平性、可及性以及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在新医改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对社区医院公益性产生影响的主要包括医疗服务效果、医疗服务费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院管理运行状况和社会效益产出等因素。2.建立了适用于社区医院的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医疗服务数量、医疗服务质量、医院运行情况、患者经济负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任务与社会责任、教学培训等7个一级指标和年门急诊人次、年住院人次、年分级诊疗人次、好转率等25个二级指标,并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3.经过TOPSIS法评价研究,得到所选6家样本社区医院的公益性评价指数,从高到低分别为C医院(公益性指数:0.7153)、E医院(公益性指数:0.6760)、A医院(公益性指数:0.5899)、F医院(公益性指数:0.4533)、B医院(公益性指数:0.3351)、D医院(公益性指数:0.2062)。研究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完整科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操作性,可用于社区医院等基层医院的公益性评价。当前阻碍社区医院实现公益性的主要原因包括财政补偿机制不健全、双向转诊制度不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足以及落后的服务模式等方面。在加强社区医院公益性建设方面,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健全财政补偿机制;推进落实双向转诊制度,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社区医院要改善当前服务模式,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医院内部管理并加强人才建设;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医院绩效考核体系,保障公益性目标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