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网络舆情生态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网络舆情生态的整体发展过程直接或间接体现了社会舆情,以互联网为主要的孵化基础,通过多元化的传播生态,使网络舆情传播更为广泛。通过网络舆情这面现实社会的镜子,汇集网络及社会中的各种文化及利益需求,充分反映文化倾向与文化需求,以此间接放大社会舆论,最终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坚守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将文化生态建设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问题,利用网络这一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创建新型文化生态,是实现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采用文献分析法、可视化分析方法及案例研究等方法,从信息生态学视角出发,结合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与知识图谱理论,研究网络舆情生态及文化引领机制的相关问题,构建网络舆情生态的全景模型及网络舆情文化引领模型。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为核心章节。第三章结合信息生态理论具体论述网络舆情生态的全景模型构建,对网络舆情主体、客体、舆情事件对应时空环境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进行描述,从舆情主体—客体—时空环境三个维度构建网络舆情生态的全景模型。第四章基于第三章提出的三个维度构建网络舆情生态的多维图谱,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识别主要的网络舆情参与主体及其相互关系;运用知识图谱技术绘制舆情话题图谱,呈现能够反映评论关系且具有语义特点的完整网络结构,实现全面系统追踪话题演化;采用网络复杂性分析方法,对实体地理空间与虚拟网络空间进行跨尺度的认知。最终以时间-空间-话题三维可视化方式展示网络舆情生态的全貌,并以“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舆情事件进行案例研究。第五章依据网络舆情生态的维度提出相应的文化引领维度,并针对主体引领、客体引领及时空环境引领提出相应的文化引领机制,最后以“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为案例,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根据主体及客体所折射的文化倾向及文化需求,提出具体的文化引领措施。结合理论与实践,精炼网络舆情文化引领的过程,为网络舆情生态化发展及网络文化生态建设提供创新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