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人工耳蜗植入者音乐训练前后对音调辨识能力的变化进行系统评价,以探究音乐训练以及相关因素对于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音调感知能力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检索二次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万方,CNKI。语种限制为中文和英文。英文检索词包括cochlear implant*;music training;pitch;melody*contour。中文检索词包括人工耳蜗、音乐训练、音调、音符、旋律、疗法。此外,通过进一步追踪相关综述中参考文献及相似文献,收集截止2020年3月前发表的所有相关文献。通过文献筛选、质量评价、数据提取,对纳入文献的音调感知测试数据进行进一步整理,对可以合并分析的定量结果采用State 12SE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无法定量分析的结果采用定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临床研究,其中随机对照研究3项,回顾性研究1项,前瞻性研究8项。总病例数为231,最终进行Meta分析的研究对象72例。纳入的研究大多内部选择偏倚较大,研究质量一般。1、人口统计学差异:人口统计学因素与测试表现普遍不相关。2、音乐训练方式的影响:2.1、单纯聆听式音乐训练:4个研究纳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音乐训练后旋律轮廓成绩较训练前基线成绩显著提高。广频训练组较单一频率训练组训练后成绩提高更加显著。另外还有4项研究,其中受试者音调感知能力皆较训练前明显提高。2.2、交互性音乐训练:纳入的4个研究中,经过弹奏乐器、声乐练习课程训练后,受试者的音调感知水平未表现出明显的训练效应,与单纯聆听式音乐训练相比普遍无明显差异。3、训练持续时间的影响:纳入的6个研究结果显示受试者音调感知测试成绩随着训练的进行不断提高,训练总时长与训练后音调感知能力变化并不显著相关。受试者结束训练后的随访测试表明训练效果仍然持续存在。4、效果评价方式的影响:各研究间测试音差异较大,随着半音差及音符个数的降低,受试者测试成绩下降。测试声类型,例如纯音、复合音等,与频率对于患者音调感知成绩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有无掩蔽对测试成绩影响显著。结论:1、音乐训练能帮助人工耳蜗植入者提高聆听效果。单纯聆听式音乐训练普遍改善了人工耳蜗植入者音调感知能力。相较之下,交互式音乐训练方法在提高受试者音调感知能力方面并未展现出优势。2、音乐训练的效果与累计训练时间有关,累计约6-12小时的音乐训练即可显著提高受试者音调感知水平。训练效果最长可维持半年。3、目前对于人工耳蜗植入后音乐训练效果的评价指标尚缺乏统一标准;另外,本研究纳入的文献大多为非随机对照研究,中文文献仅两篇,且质量一般,论证强度受到较大的限制,同时也说明目前此领域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