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训练影响人工耳蜗植入者音调辨识能力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naya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人工耳蜗植入者音乐训练前后对音调辨识能力的变化进行系统评价,以探究音乐训练以及相关因素对于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音调感知能力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检索二次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万方,CNKI。语种限制为中文和英文。英文检索词包括cochlear implant*;music training;pitch;melody*contour。中文检索词包括人工耳蜗、音乐训练、音调、音符、旋律、疗法。此外,通过进一步追踪相关综述中参考文献及相似文献,收集截止2020年3月前发表的所有相关文献。通过文献筛选、质量评价、数据提取,对纳入文献的音调感知测试数据进行进一步整理,对可以合并分析的定量结果采用State 12SE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无法定量分析的结果采用定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临床研究,其中随机对照研究3项,回顾性研究1项,前瞻性研究8项。总病例数为231,最终进行Meta分析的研究对象72例。纳入的研究大多内部选择偏倚较大,研究质量一般。1、人口统计学差异:人口统计学因素与测试表现普遍不相关。2、音乐训练方式的影响:2.1、单纯聆听式音乐训练:4个研究纳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音乐训练后旋律轮廓成绩较训练前基线成绩显著提高。广频训练组较单一频率训练组训练后成绩提高更加显著。另外还有4项研究,其中受试者音调感知能力皆较训练前明显提高。2.2、交互性音乐训练:纳入的4个研究中,经过弹奏乐器、声乐练习课程训练后,受试者的音调感知水平未表现出明显的训练效应,与单纯聆听式音乐训练相比普遍无明显差异。3、训练持续时间的影响:纳入的6个研究结果显示受试者音调感知测试成绩随着训练的进行不断提高,训练总时长与训练后音调感知能力变化并不显著相关。受试者结束训练后的随访测试表明训练效果仍然持续存在。4、效果评价方式的影响:各研究间测试音差异较大,随着半音差及音符个数的降低,受试者测试成绩下降。测试声类型,例如纯音、复合音等,与频率对于患者音调感知成绩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有无掩蔽对测试成绩影响显著。结论:1、音乐训练能帮助人工耳蜗植入者提高聆听效果。单纯聆听式音乐训练普遍改善了人工耳蜗植入者音调感知能力。相较之下,交互式音乐训练方法在提高受试者音调感知能力方面并未展现出优势。2、音乐训练的效果与累计训练时间有关,累计约6-12小时的音乐训练即可显著提高受试者音调感知水平。训练效果最长可维持半年。3、目前对于人工耳蜗植入后音乐训练效果的评价指标尚缺乏统一标准;另外,本研究纳入的文献大多为非随机对照研究,中文文献仅两篇,且质量一般,论证强度受到较大的限制,同时也说明目前此领域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其他文献
针对双转子航空发动机采用柔性机匣设计理念,提出了在进气机匣或中介机匣承力支板加装应变桥路,从机匣动应变中提取特征频率来识别发动机转静碰摩故障的一种方法。建立了简化
近日,陕西富平县宫里镇雷村供水工程“380岩溶井”钻探成功,正式试水。这是该县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又有宫里、齐村、庄里3镇16村2.5万群众吃上了干净、卫生、放心的自来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较好地解决当前大学生在体育方面面临的体质、运动兴趣与技能发展等问题,2016年上海市教委正式启动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个性化”改革试点工作。本研究基于上海市大学生体育个性化改革的背景下,通过考察人格特质对大学生体育课满意度的影响以及验证特质流畅的中介效应及体育课困难度的调节效应,来研究不同人格特质大学生提升体育课满意度的机制。通过分析大学生人格特质
自建省以来,我省残疾人事业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残疾人的生存状况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残疾人受身体条件的限制,大部分残疾人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或参与到市场经济的竞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符号,而非语言交流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本文主要研究非言语交流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以及教师从几个方面提高自身的非言语
历年来,我国对于扶持农业的政策性文件都不在少数,以中央一号文件为例,从2004年至今连续15年发布的都是以“三农”为主题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红头文件,可见三农在现代化建设中
本文介绍影响零件的机械加工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影响零件加工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改善措施,以提高零件加工精度。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计算了最近两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和私营工业企业不同行业的相对效率,发现这两年能达到效率最优的行业中,私营的比国有的个数将近多25%。就整
1.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作为引导者,教师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怎样做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