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社区伤害基线调查[目的]了解南宁社区居民伤害的流行现状、流行特点,为制定可行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WHO推荐的社区调查方案,选定金洲社区为研究现场,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该社区153户居民作为基线调查对象,共561人,自行设计问卷,以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对其在2010年7月1日—2011年6月30日期间发生的伤害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同时调查居民的伤害知识、相关信念及行为(knowledge,attitudes,pratice,KAP)情况,使用SPSS13.0的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社区居民在过去1年内伤害的发生率为28.34%;伤害发生的前3位原因依次是跌倒/坠落伤(8.73%)、钝/锐器伤(6.24%)、交通伤(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男性、女性居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男性、女性居民均以跌倒/坠落伤的发生率最高。(3)各年龄段之间伤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60岁以上年龄段的人群发生率最高(40.34%),其次是14岁以下年龄段人群(27.85%)。(4)秋季伤害的发生率最高,为9.80%;家中是伤害的高发地点,占37.11%。[结论](1)南宁市社区居民伤害总发生率较高,其中跌倒/坠落伤、交通伤和钝/锐器伤、儿童和老年人伤害为伤害防治的重点。(2)家是伤害的高发地点,要把“家”设为主要的干预“阵地”。(3)根据本课题基线调查的结果,结合该社区本身特点,可初步制定出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家庭三位为一体的干预模式。第二部分伤害干预及其效果评估[目的]评价南宁社区居民伤害预防干预效果,为社区居民伤害的干预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于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期间,对整个社区实施长达1年的以基线调查结果为依据制定出的综合干预措施。干预过程主要采取了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方式:1.发放安全知识宣传手册及资料;2.定期开展安全教育知识讲座;3.进行伤害预防及健康急救技能的培训与演练:4.建立伤害登记制度。干预结束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评估调查对象为该社区系统抽样抽取的159户居民,共505人,干预前后均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使用SPSS13.0的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干预前后居民的伤害情况及KAP水平。[结果](1)干预后伤害发生率由28.34%降至14.06%,下降48.39%,干预前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跌倒/坠落伤、钝/锐器伤、交通伤这三个重点伤害类型在干预后发生率均有下降,下降率分别为70.56%、74.68%、34.44%。(3)60岁以上的居民伤害发生率下降高达63.38%,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4岁以下年龄段人群则下降16.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伤害知识知晓率、正确认知比例由干预前的54.86%、71.60%分别上升至干预后的84.19%、88.31%,危险行为发生率也由干预前的57.79%降至干预后的33.39%,三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干预之后,伤害总发生率较干预前降了48.39%,而且伤害重点防治类型、重点防治对象发生率也均有所下降,伤害干预效果明显。(2)以社区为基础的伤害干预,能提高社区居民伤害相关安全知识水平,培养正确的态度和建立健康的行为,从而有效的降低伤害的发生,是预防伤害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