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生态补偿的依据及其意义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in0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补偿制度一直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然而,究竟什么是生态补偿至今没有一个定论。国内外学界多从生态补偿作为一个刺激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方面来分析并研究,经济学角度的生态补偿概念亦被多数人认可。应该说,经济学角度的界定方式揭示了环境外部性的本质,但是仅仅把生态补偿界定为一种经济手段,不够全面。生态补偿一方面是作为经济手段存在的,但它绝不仅仅只是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发挥作用的,它已成为兼有生态学、经济学以及法学等各个领域特性的一种制度。同时,这种经济学视角的研究是站在补偿对象是自然的角度上进行的,维护生态几乎是所有经济学理论支持者所认为的生态补偿的目的与落脚点。生态补偿制度之所以称其为一项法律制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可以由法律进行调整,有相应的权利义务内容对其进行约束。只有人才能承担起这项任务,也只有人才能使这项法律制度得以实行。人类对大自然无法进行补偿,就好像我们无法给大树和森林以金钱或者其他形式的惠益一样。对自然进行“补偿”在法律上是行不通的。无论是经济学界还是法学界,都没能逃脱补偿对象是自然或者人与自然兼有的理论误区。对于生态补偿理论依据及其意义的分析和研究,亦是建立在补偿对象是人的前提下进行的。既然制度针对的是人,出发点也是人,那么生态补偿得以实施的依据及其意义也是围绕人进行的。我们可以从法理学上的自由中寻求到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学理论基础。无论是出于环境保护的需要,还是国家基于其他考虑,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侵犯了他人的自由选择权,也就产生了生态补偿的问题。现实需要生态补偿,因为它可以化解社会矛盾,最终维护生态,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但是由于生态补偿自身的局限性所致,它也仅仅是环境保护的其中一项手段而已,而不是全部。
其他文献
对葡萄果实生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果实含糖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先年秋季施用基肥和当年春季施用催芽肥的基础上,再在果实生长期施用一定数量的速效P、K肥和有机肥作果肥,
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广泛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本文从教师队伍、一体化教材、教学环境以及评价考核体系四个方面对如何加强一体化教学内涵建设进行了论述
期刊
文章对2018年湖南艺术节复排经典剧目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从艺术层面进行考量。
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高校学生在无偿献血活动中一直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为总结经验,不断挖掘潜力,笔者把这几年在高校组织无偿献血活动中的做法和效
<正>&#39;互联网+&#39;是中国当前最重要的社会文化符号组合和最热门的流行语之一。随着网络——特别是移动网络的普及,以联网计算机为依托的信息社会基础架构已初步形成,传
葛兰西把二十世纪前期资本主义正在经历的新的生产结构的重大转型称之为“福特主义”,把与之相配合的政治意识形态称之为“美国主义”,其表现形式是高工资、禁酒令和性问题.
<正>外销蔬菜生产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于一体的富民产业、民生产业。近年来,新田县依托土壤富硒的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专业蔬菜基地建设,大力提升产品质
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高等院校一直是各级采供血机构招募无偿献血者的重要阵地,甚至发展成献血队伍的主力军。深圳自1993年开始推行无偿献血工作
<正> 洛耐院巩县联营实验厂于1986年从冶金部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引进了新一代不定形耐火材料——低水泥铝硅质耐火浇注料的生产技术,并建成了不定形耐火材料生产线。生产的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