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进行稳定性咬合板的可逆性咬合治疗,然后利用肌电图仪测量治疗前后患者的咀嚼肌(TA和MM)的肌电情况,探讨分析稳定性咬合板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咀嚼肌肌电图的影响,从而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治疗起到指导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主要症状为咀嚼无力、咀嚼痛,关节弹响、咀嚼肌区压痛,牙关紧闭等肌功能紊乱症状,伴有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关节运动异常等)来我院就诊的患者,根据稳定性咬合板的适应症,从中选取10例患者,在咬合治疗前和治疗后三个月时分别用肌电图仪对其咀嚼肌(TA和MM)进行肌电检查,并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咀嚼肌活动不对称指数情况来分析稳定性咬合板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咀嚼肌肌电图的影响。结果:1.戴入稳定性咬合板三个月后,颞肌前束(TA)与咬肌(MM)的MPP和ICP高电位降低(P<0.05)。2.咀嚼肌总体不对称性指数(Astor)戴入稳定性咬合板三个月后,最大紧咬时双侧咀嚼肌总体不对称性指数(Astot)降低(P<0.05)。3.颞肌不对称性指数(ASTA)戴入稳定性咬合板三个月后,最大紧咬时双侧颞肌不对称性指数(ASTA)降低(P<0.05)。4.咬肌不对称性指数(ASMM)戴入稳定性咬合板三个月后,最大紧咬时双侧咬肌不对称性指数(ASMM)降低(P<0.05)。结论:1.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通过稳定性咬合板进行咬合治疗后,使患者双侧咀嚼肌的MPP和ICP高电位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最大紧咬时双侧咀嚼肌活动不对称性得到明显的改善。2.稳定性咬合板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肌功能紊乱)的一种有效手段。3.肌电图仪能够客观、真实、准确地反应出咀嚼肌肌功能的详细情况,通过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进行肌电检查,可以准确的指导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