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统地对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穆勒评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和《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等文本中出现的关于“货币”概念进行了梳理、归纳,重点讨论了货币在历史上的价值表现形式、职能,得出了货币起源和本质的规定。正因为货币具有这些特征,使货币与资本保持着前提性的关系,货币是现代资本形成的前提和客观条件。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作为资本的货币”因为自身价值增殖的特性,致使货币与资本的界限模糊:资本遮蔽了与货币自身的同一而具有形而上学的特性。这样,货币与资本的同一关系就化为二重趋势,一边是在流通领域以价值通约性存在而又以消费品的形式退出的货币,一边是在生产领域追求价值增殖而又在流通领域以货币的形式寻求价值保值的资本,二者鲜明的对立同一关系构成货币与资本的真实写照。最后通过对货币与资本的三重划分,实现货币与资本关系的反思。货币向资本的转化,是价值增殖观念在社会全面的展开,它带来科学技术创新的进步和经济危机不可调和的矛盾。资本向货币的转化,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使工人面临对象化和异化的双重境遇,资本内在的自反性也逐渐显现。 论文的基本结构设想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如下: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基本结构,选题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的基本状况,侧重以货币为考察中心,对货币相关概念梳理。 第二部分:结合文本阐述马克思关于货币思想的演化,进而论述商品的四种价值表现形式,引出对货币的起源、特征、本质和职能的讨论。论文的重点将围绕着货币的相关内容展开。 第三部分:以货币为切入点,厘清《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货币与资本关系。重点解释货币和资本为什么是一种前提、动态、交换与生产的关系,并在明确二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货币与资本关系的三重划分。这一部分的核心和难点在于,怎么样找到二者关系划分的依据。 第四部分:开展货币与资本的思考及启示。通过分析货币价值通约性、资本的价值增殖性,认识“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是如何发生分离,又怎样转化。之后经过反思,得出这篇论文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比如货币向资本的转化,使社会科学技术创新得到发展,我们又该怎样利用资本的积极作用服务于社会现代化建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