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利政策与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被公认为是企业财务活动的三个核心内容。股利政策不仅影响公司筹资活动的安排,而且关系到股东投资方向的选择。因此股利政策成为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外关于股利政策的理论可以分为古典股利政策理论与现代股利政策理论。而Black(1976)提出“股利之谜”后,财务学界展开此后数十年的探讨和研究。Fama和Jensen(1983)认为,所谓公司治理在根本上就是对代理问题的治理。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如何最大限度降低公司治理的代理成本。学者们开始从代理理论的角度去解释上市公司制定股利政策的动机,提供了研究股利政策的全新视角。股利政策被认为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此后通过众多国外学者的研究,逐渐形成了比较规范的股利政策的代理理论,为研究股利政策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大量的国外文献研究的关注点放在发放现金股利可作为解决公司治理的代理问题和降低代理成本的手段上。他们认为现金股利的发放可以缓解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减少管理层滥用公司资源的行为,降低大股东侵占公司利益的概率,从而达到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目的。而我国证券市场是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背景下成立和发展起来的,至今仅有20年的历史。相比于国外上市公司治理所出现的代理问题,我国上市公司代理问题的治理将更加复杂,这造成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也与国外存在差异。相比国外大量关于现金股利政策的代理理论的研究文献,我国这方面的研究文献相对有限。通过统计发现,1999-2007年我国证券市场年平均大约有51%的上市公司,选择发放现金股利的政策。我国上市公司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发放现金股利?我国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动机是什么?本文将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运用公司治理的代理理论,研究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政策的影响。验证公司治理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是否符合LLSV(2000)提出的股利代理的结果模型假说。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公司治理、现金股利政策及其两者关系的文献进行回顾。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类整理,对当前国内外公司治理和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接着对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政策概念进行比较清晰的界定,同时明确公司治理的代理理论对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适用性。第二部分介绍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政策的现状。本部分通过数据的描述性统计,较详细说明了1999-2007年我国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的现状。第三部分首先以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为例,选取与公司治理有关的特征作为自变量和与公司治理有关的财务指标作为控制变量,从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管理层股权激励机制和董事会结构三方面提出本文的六个研究假设;接着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模型,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结果。结果发现,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符合委托代理理论,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支持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是符合LLSV(2000)提出的股利代理的结果模型假说。即从代理角度看,公司治理会对现金股利政策产生影响,现金股利是公司治理不断完善的结果。代理问题越少和代理成本越低的上市公司越有可能做出分配现金股利的决策。这说明要使我国更多的上市公司做出发放现金股利的政策,降低公司代理成本和完善公司治理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有效途径。第四部分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本文的结论,并从公司治理的完善和加强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两方面提出可行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