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温度最敏感的地区,在第四纪冰期存在气候反复变化的多次轮回,但是第四纪冰期气候如何影响其动植物的分布以及所导致的生态系统变化?环境的艰苦性导致相关资料和研究积累极少,因而存在各种假说和争论。本论文以DNA序列的群体遗传学标记为基础,重建了该地区一个特有、并且也是该地区残遗森林群落的建群种-祁连圆柏的谱系地理结构。对20个种群392棵树的两套叶绿体DNA序列(trnT-trnF和trn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温度最敏感的地区,在第四纪冰期存在气候反复变化的多次轮回,但是第四纪冰期气候如何影响其动植物的分布以及所导致的生态系统变化?环境的艰苦性导致相关资料和研究积累极少,因而存在各种假说和争论。本论文以DNA序列的群体遗传学标记为基础,重建了该地区一个特有、并且也是该地区残遗森林群落的建群种-祁连圆柏的谱系地理结构。对20个种群392棵树的两套叶绿体DNA序列(trnT-trnF和trnS-trnG)进行了全部测序,序列变异组合成6种单倍型(A, B, C, D, E和F)。种群间遗传分化较大(GST = 0.772, NST = 0.834),有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Nst > Gst, P <0.05),同时也表明现存种群间的基因流较小。高原面高海拔9个种群的8个种群单倍型都十分一致,均为A;而最西边的一个种群除这种主要单倍型之外,还发现有少量的单倍型C和F。高原边缘低海拔地区的多数种群,单倍型多样性也低;但是单倍型类型不一样,或为A或为E。其中的一个种群具有固四种单倍型(A、B、D和E),表明该种群所在地或为冰期避难所或为冰期回迁的交汇地。6种单倍型的进化关系表明,单倍型A起源的时间较晚,不是广泛固定于高原面上的起源较早的原始类型。高原边缘丰富的单倍型表明此地区是祁连圆柏的冰期避难所;但由于瓶颈作用,种群内的多样性减少,不同的种群却随机固定了不同的单倍型。高原面上多数种群具有相同的单倍型,表明它们可能是冰期大面积回迁形成的;而这次回迁应该是连续的,而现代间断分布则可能是全新世内人类活动或者其它原因导致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大面积发育形成的。高原最西边种群的独特单倍性,表明其度过了最后的几次冰期。总之,这些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部全新世内还有一次大面积的森林分布过程,而转换为高原草甸或荒漠生态系统是最近才发生的。此外,采用最新的磁珠富集法对该种的微卫星位点进行分离,通过含有微卫星位点序列的获得,设计出了12对SSR多态性引物,为该物种遗传多样性的SSR分子标记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由于EGY1是叶绿体中一个不依赖ATP的金属蛋白酶,推测它可能在光合作用功能发挥中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通过反向遗传学的方法筛选获得拟南芥EGY1基因缺失的突变体(简称egy1突变体)。并采用转基因技术获得了互补苗,然后采用比色法、抗体制备、双向凝胶电泳、免疫共沉淀试验、RT-PCR、WesternBlot、Northern Blot及波谱技术等方法和手段对EGY1基因缺失影响光合作用功能与叶片衰老
本文结合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常规观测站日降水资料,运用关联矩阵分析方法,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温度场和环流系统的复杂网络。针对(1)传统的遥相关型研究仅考虑负相关,未考虑正相关,且多集中研究某一遥相关型,不能从整体上揭示了气候系统的空间结构特征;(2)遥相关指数主要通过SST或SLP的差值等进行定义,能够体现遥相关型信号的强弱,但不能体现遥相关型对气候系统作用的强弱;(3)对遥
Allee效应(Allee effect)是当前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和入侵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几十年来,人们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探索Allee效应对种群动态、种群间相互作用、生物保护、物种扩张和外来种入侵等生态学过程的影响。同时,随着人们对空间在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的深入认识,生态学家正在尝试把对Allee效应这一生态学现象的研究拓展到更广的空间尺度上去。已有的研究表明,在集合种群水平上,
不确定性条件下,过度自信形成的认知偏差是影响企业决策的重要非理性因素。先前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集中于过度自信引发的负面影响,对积极行为和后果关注不够。基于高阶梯队理论和资源基础观,本文系统分析了CEO过度自信对战略变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CEO过度自信对战略变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表明CEO过度自信具有正面的影响效果。其次,当面对较高的企业内部经营困境(历史经营期望落差和行业期望落差)
本文主要研究具有拟恰当断面的富足半群.具体工作如下:第二章引入(乘)拟恰当断面的概念,研究了具有乘拟恰当断面富足半群,给出了具有乘拟恰当断的富足半群的结构定理.作为结构定理的应用,得到了具有乘恰当断面的富足半群以及具有乘逆断面或具有乘纯正断面的正则半群的结构定理,统一了目前所研究的具有乘逆(纯整)断面的正则半群和具有乘逆断面的富足半群的结构。第三章讨论富足半群的乘拟恰当断面之间的关系.证明了富足半
本论文工作利用2×1.7MV静电串列加速器的溅射离子源产生10~18KeV的O-负离子轰Al2O3纳米微孔膜。在国际上,首次研究了负离子O-与Al2O3微孔膜的相互作用。其中纳米Al2O3微孔膜又分为镀Au和未镀Au两种类型。实验通过静电偏转板和位置灵敏探测器(PSMCP)探测穿过微孔膜后中性粒子束和正、负一价的离子束角分布。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微孔膜偏转角的变化,不同能量的入射离子轰击微孔膜后得到
本工作采用18 keV,14 keV和10 keV Cu-离子入射非镀金与镀金Al2O3微孔膜,微孔膜的孔径为50 nm,厚度为10μm,通过对透射微孔膜离子角分布的分析,研究Cu-离子入射Al2O3微孔膜的导向效应。本论文介绍了微孔膜导向效应的研究背景和发展现状,以及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2×1.7 MV串列加速器低能离子与微孔膜作用研究实验平台。实验测量了18 keV,14 keV和10 k
从90年代实现绿色长余辉材料的产业化生产后,蓝色和绿色长余辉发光材料MAl2O4:Eu2+(M=Sr,Ca)的余辉性能已得到很大提高;而红色长余辉材料因为余辉时间短、发光强度低、耐侯性差等原因至今未能实现广泛应用。为了改良现有红色长余辉材料的性能、开发新型的红色长余辉材料,本论文对现有最佳红色长余辉材料Y2O2S:Eu3+,Mg2+,Ti4+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制备了新型的橙黄色长余辉材料Y2O2
为了解决资料同化中“观测量小于模式变量数”这一欠定性问题,Qiu和Chou从在大气模式吸引子上求解资料同化问题的思想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SVD)的四维资料同化方法。这一方法建议利用奇异值分解技术从一个模式输出的样本集合中产生支撑起模式大气吸引子的正交基向量,将观测投影到这些基向量张成的空间,通过变分方法得到分析场。这一方法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一种基于集合的降维变分同化方法(Eense
本研究从嗜热菌T. thermophilus HB27中克隆了一个新的PTPase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表达了可溶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PTPase;建立了简单可行的纯化流程,获得了这个热稳定的蛋白,并对其生物化学性质和去折叠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具体实验内容及结论如下:1.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PTPase的等电点为5.88,分子量为22.26kDa,其氨基酸出现频率与Swiss-Prot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