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论文以《唐风》十二首诗歌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角度出发,结合其诗歌产生的晋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时借鉴文字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对文本的考证,对《唐风》各篇诗歌的主旨进行分类研究与探寻,以期尽量还原诗歌主旨的本来面貌。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系统梳理了从先秦至今的《唐风》诗歌主旨的研究史,概括出了每个研究阶段的特点,并指出其成就和不足。“五四”以前,《唐风》主旨研究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突出强调文学的政治教化作用。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古代学者对《唐风》的解读出现政治化、道德化、功利化的倾向,将《唐风》所有的文本都与政治美刺联系起来,非美即刺,但是尽管如此,仍然是成绩斐然。“五四”以后,思想观念和学术文化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中、西方文化的撞击与融合,对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时,《诗经》研究完成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现代《诗经》研究的方法转换为逻辑分析的方法,并且引入了新的概念,新的语言,这些改变使《唐风》研究面貌一新。进入到八十年代,《诗经》的研究焕发出勃勃生机,新理论、新方法的再度引入,使《唐风》研究突破单一的视角,出现了多角度、多元化的局面。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的优秀著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重要的启示。第二章,详细论述《唐风》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唐风》是晋国的诗歌,产生于今天山西省南部的这一片广袤的土地上,是晋国思想文化的集中体现,诗歌作为文化的载体,自然会受到当地特殊的地域环境的影响以及文化的熏陶,而带有独特的风貌。本章分为三个小节,分别论述《唐风》所属的地域范围和晋文化渊源和特点以及该地域文化对其诗歌创作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第三章,《唐风》诗歌主旨分析。汉代以来,学者们把《唐风》所有的诗篇都以美刺来比附政治的盛衰,这造成了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具有泛政治化的倾向。后代学者又在《诗序》的基础上各抒己见,使得对同一首诗的解释竟形成多达十余种的分歧,对如何正确把握诗歌主旨造成极大的困难。本章拟从文本角度出发,把《唐风》十二首诗歌分为爱情婚姻诗、劝谏诗、徭役诗、颂美诗及其它诗这五大类别,仔细分析与探索诗歌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