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探析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chy3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一次革命,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对西方传统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它在批判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体系哲学中,开创了哲学发展的新方向。实践在马克思哲学视野中是一种人类有目的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其特点是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在马克思哲学视野中不仅仅是认识的基础而具有认识论意义,更重要的是,它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世界和属人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具有世界观意义。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们周围的“感性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和结果;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自然、社会、人不是互相外在和彼此分隔的三个世界,而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连接而成的一个整体。由于科学实践观的确立,马克思哲学在理论出发点上,在自然观、历史观、哲学的对象、功能与使命等方面与西方传统哲学都有了根本区别,实现了由“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的哲学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哲学的产生宣告了那种运用先验逻辑的范畴演绎方法构造思辨体系的玄思哲学的终结,马克思哲学不再提供什么终极真理知识的理论,既不寻求一切存在背后的所谓神秘本性或终极本体,也不妄想为世界建立统一体系、建立世界统一图景,而是直面人的现实生活和实践;马克思哲学不企望提供可以到处套用的刻板公式和现成结论,而“首先是研究工作的指南。”马克思首先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作为革命家来研究哲学理论的,他明确宣称他的哲学立足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即“共产主义社会”;“新唯物主义”或“实践的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其赖以存在与实现使命的“物质武器”;“新唯物主义”或“实践的唯物主义”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对于无产阶级来说,“新唯物主义”哲学是它获得解放的“精神武器”,其根本宗旨是通过改变现存世界解放自己解放全人类。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宣称“新唯物主义”已不再是哲学,全是为了凸显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彻底性、深刻性。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现代建设的进程中,实现着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的转变。这一转变空前剧烈,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思维观念、价值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生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价值目标;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六
先验自我是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最重要的概念,国内外研究康德先验自我的专著和论文很多,但是大多并没有对先验自我这个概念的不同层次进行划分,本文则把先验自我这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