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下球形机器人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car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下球形机器人(Spherical Underwater Vehicles)作为一类结构特殊的水下机器人,具有耐压性能好、流体动力学计算无耦合、各向流体动力参数相等等优点,在水下考古探险、海底地貌观测与水产养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论文设计了一种可在水下灵活转向的新型单推进器水下球形机器人BYSQ-2型,并对其结构设计与优化、动力学建模、姿态控制、轨迹跟踪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实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水下球形机器人构型的分析研究,提出一种依靠内部配重转动机构改变姿态的三驱动水下球形机器人的构型方案;采用凯恩方程研究在配重转动的过程中这种新构型水下球形机器人的运动特性,并通过对运动特性的分析验证所提出的构型方案的合理性与实用性。(2)假设机器人组成构件均为刚体,对水下球形机器人进行静力学与动力学分析,其中静力学部分包括浮力与重力,动力学部分包括推进力、科里奥利向心力、流体动力和内部作用力;综合受力分析结果,建立水下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3)根据构型方案设计水下球形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在确定推进器的型号之后,根据海军部系数原则采用遗传算法对导管内径尺寸进行优化设计,并根据整体平衡原则进行结构对称性设计与配重质量优化设计;将控制系统分为5个部分分别设计,其中主控制板主要用于直流无刷伺服电机的控制,控制指令采用无线方式传送;样机制作完成后,通过水池实验测试其性能。(4)通过流体力学计算、建模仿真和实验测量的方法分析导管中水力损失的百分比,得到引起水力损失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管口形状改进方法;建立待辨识流体动力参数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然后采集样机实验数据,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对流体动力参数进行估计(5)分析姿态调节系统的欠驱动性与耦合性,并建立其动力学模型,利用坐标变换与控制输入变换对模型进行标准型处理,然后设计反演滑模变结构控制律;由于姿态模型中的系统之间存在耦合作用,需要引入耦合作用的控制量,并构造第二层滑动平面,仿真与实验研究验证了所设计的反演分层滑模控制律的有效性。(6)将水下球形机器人的运动分解为垂直面子系统与水平面子系统,然后分别研究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建立垂直面运动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神经网络反演控制方法设计轨迹跟踪控制律,并通过仿真与实验对所设计的控制律进行验证;根据陀螺仪近似理论,研究水平面直线轨迹保持方法,重复实验证明水下球形机器人绕长轴的高速旋转可以有效的减弱水流干扰对水平面运动子系统航向角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联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肺功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15例,根据随机数字
非规则运动是指参与运动的自由度数目较多、约束条件复杂且运动过程具有非周期性和随机性等特点的运动。它是类人机器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前沿应用课题,在康复医疗、家庭服务
按照我国月球探测工程“三步走”的阶段实施方案,预计于2013年实现探测器在月面的软着陆,并开展月面定位探测和巡视勘察探测。月球车是实现月面巡视勘察的探测器,也将是我国
本期文章的作者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写的文章将知识讲解得清楚明自,解题的思路与方法巧妙实用,对同学们拓宽知识面和提高鹿试能力很有帮助,希望同学们渎后收获满满,也祝即将参加高考
<正>GB150.1~GB150.4-2011《压力容器》作为我国压力容器建造的基础标准替代了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修订后的GB150-2011全文分为通用要求、材料、设计和制造检验验收
制备了Fe3O4@ZIF-8磁纳米复合材料,以其作为吸附剂建立快速高效的磁固相微萃取方法。首先用水热法合成Fe3O4纳米球,然后进行羧基功能化,最后包覆ZIF-8外壳制备了Fe3O4@ZIF-8
时序数据中的异常检测指的是在时序上去检测分析数据中异常的特征、趋势或模式.自动化的异常检测方法常会忽略细微的、模糊的、不确定的异常.可视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可视表达和可
目的浅谈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的高效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实施前)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情况,根据此时间存在的问题制定出高效管理措施
特殊结构造型钢结构的广泛使用使得BIM辅助指导安装施工应用越来越广泛。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BIM技术在辅助大型复杂钢结构现场安装施工中的应用,其解决了传统的钢结构现场安
近年来,微、纳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开发跨尺度力学参量的传感与检测新方法的迫切需求受到了国内外多学科研究者的共同关注。随着碳纳米管拉曼效应相关研究的发展,以碳纳米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