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硫族簇基电催化剂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anke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飞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随之造成的环境污染亦日趋严重。为缓解能源与环境危机,新型清洁能源的开发迫在眉睫。当前,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水裂解、二氧化碳还原和氮气还原等与能源存储转换密切关联的多个过程已成为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实现上述高效能量转换的催化材料主要依赖贵金属基催化剂,其高昂价格和有限储量使得能源存储与转换技术的广泛和长期应用难以维系。因此,亟待开发廉价、高效、稳定的新型电催化剂。在众多已开发的纳米催化剂中,金属硫属化物因其丰富的组成、独特的晶格结构和电子结构而备受关注,被应用到多个电催化反应过程中。然而,硫属化物电催化剂的活性距其商业应用还有较大距离。为进一步改善硫属化物电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研究人员致力于从结构和组分调控的角度出发,期望设计出高效的硫属化物电催化剂。目前,有关这类催化剂的研究多集中在纳米或宏观尺度,在分子或原子尺度针对具有精确结构的催化剂的研究还相对较少。金属硫族团簇作为金属硫属化物的一个重要分支,除多数硫属化物共有的理化性质外,它还具有结构精确、尺度均一可调变、所含硫原子数目多且配位形式多样、团簇组装形式多变且可调、多元金属共存、多元组分分布有序等特点。因此,若将金属硫族团簇用作电催化剂,将有利于在原子或分子水平认知多活性位点的位置及其所处的具体化学配位环境,亦有助于在分子或原子层面探究多元组分之间潜藏的协同催化效应,并探明结构-性能关系。基于上述考量,本论文以独特的金属硫族团簇为研究对象,基于团簇本身的理化特性,经过多样的修饰方法,制备了一系列金属硫族簇基电催化剂,并评估了它们的电催化活性。具体研究内容分述如下:(1)合成了具有精确结构的Mo3Se13团簇,团簇中不同配位模式的Se原子为非金属原子的调控提供了多种可能。通过在原料中添加硫源,并调控Se/S 比,实现了 Mo3Se13团簇中Se原子的精准取代,获得了只有三桥联单Se原子被S原子取代的Mo3Se12S团簇。作为酸性介质中的析氢反应(HER)催化剂,Mo3Se13和Mo3Se12S均表现出催化活性,特别是含S团簇的HER活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团簇中的S原子促进了催化剂对氢的吸附能力,从而提高了团簇的HER催化活性。(2)将一系列同构的离散型多元金属硫化物团簇以零维簇基超小纳米颗粒(P2-M CNPs,M=Ga和/或In)的形式高度分散于水/丙酮混合溶剂中,同时与阳离子聚合物修饰的一维多壁碳纳米管(MWCNTs)通过静电组装复合,构筑了 0D/1D异质结催化剂。该系列催化剂在将CO2电催化还原为C1产物的过程中体现出依赖于团簇组分的催化活性。特别是P2-GaIn CNPs/PDDA-MWCNTs复合催化剂具有高于80%的法拉第效率、大的质量比部分电流密度(81.7A·g-1 at-1.0 V)、高的TOF值(5974.62 h-1)、以及良好的稳定性(12 h)。(3)以一系列超四面体金属硫化物团簇(T4-MInS,M=Co、Fe、Mn)为前驱体,同时选用氨基化碳纳米管(NH2-CNT)为导电基底,在室温下通过简单的静电自组装策略,合成了一系列金属硫化物团簇衍生的三元硫化物复合材料(MInS/NH2-CNT,M=Co、Fe、Mn)。该复合材料由T4-MInS团簇聚集形成的纳米颗粒和NH2-CNT组成,在碱性介质中体现出双功能氧析出(OER)与氧还原(ORR)催化活性。特别是CoInS/NH2-CNT的性能较为突出,在OER反应中的过电势为398 mV(@10 mA cm-2),在ORR中的半波电位为0.76 V vs.RHE。(4)基于硫化物团簇的金属组分特点,以含主族金属Sn和过渡金属Co的团簇Co2Sn2S6(化学计量比为1:1)为金属源,在确保团簇结构稳定的情况下,运用温和的自氧化聚合手段在团簇的外围包裹了聚多巴胺(PDA)层,并以此复合物(Co2Sn2S6@PDA)为前驱体,在氮气氛围中进一步高温热解制备了 Co、Sn原子有序分布的纳米级CoSn金属间化合物。多巴胺热解为碳基导电基底,团簇中的N、S原子在高温热解过程中以杂原子形式掺杂入碳基底中(SNC)。所获终产物CoSn@SNC在碱性介质中体现出较好的双功能OER与ORR催化活性。
其他文献
有机膦化合物在生命科学、材料、农药、医药、不对称催化、稀有金属萃取等方面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一般的,通过磷试剂与不饱和键的反应可以有效地构建有机膦化合物。近年来,磷自由基参与的烯烃双官能团化反应研究较多,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磷自由基或亚磷酸三烷基酯参与的三键的反应构建双官能团化烯烃的研究遇到了瓶颈和挑战,原因是反应中生成的烯基碳中间体活泼、难以控制。而双官能团化烯烃潜在的广阔应用前景深深地吸引
学位
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的重大问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引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加剧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严重制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的十八以来,我国明确将环境权益纳入基本人权范围,体现了人权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内容,彰显了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环境权利、环境利益的高度重视,使环境权益成为关系人民美好生活的
学位
烯烃的双碳官能团化反应能够通过一步反应构建两个新的碳碳键,这有助于快速组装复杂的分子骨架,合成各种复杂的天然产物或药物分子。该领域的研究一直是烯烃双官能团化反应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到目前为止,化学家们在烯烃双碳官能团化反应领域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所使用的策略大致可分为过渡金属催化偶联和自由基参与两种策略,但是该领域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难题有待攻克:1)对于非活化烯烃碳烷基化反应的研究,利
学位
本文我们主要研究具有双曲性系统的维数问题.具体地,我们处理双曲SRB测度的维数逼近、带有奇点或者临界点的非一致扩张映射的维数逼近以及一致双曲集限制在局部不稳定流形上的Hausdorff维数的上界估计.作为应用,对于一致扩张映射,我们给出单点集的例外集的Hausdorff维数.此外我们还研究了一致扩张映射的次可加奇异值势函数的拓扑压的连续性,这一结果蕴含排斥子的Carathéodory奇异维数关于映
学位
现代动力系统主要研究群或半群在空间上的作用,而(半)群作用的刚性问题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具体来讲,主要有两类问题.一方面,给定作用(半)群和相空间,在一定的动力限制下,在拓扑共轭的意义下分类(半)群在相空间上的作用,即所谓的拓扑刚性问题;另一方面,给定(半)群在在空间上的作用,分类其不变测度,即测度刚性问题.为了得到较好的分类结果,往往需要对作用(半)群的代数结构,相空间的拓扑以及(半)群作用的
学位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学科教学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创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深度学习是一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它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期刊
本文研究子群嵌入性质与群的结构的联系,论文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第一,考察一些子群类,特别是一些国内外同行专家没有充分考虑过的子群类,如p-子群的Sylow化子及p-幂零子群的嵌入性质对群的结构的影响;第二,讨论一些特殊子群类与群剩余的关系对群结构的影响,进一步发展当前一些研究中刻画群结构的方法.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我们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及论文概况.第二章我们主要介绍文中需要用到的基本概念及一些重要
学位
本文以单调回复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共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第2章中,利用伪解这一主要工具,证明了结论:单调回复关系的旋转集是一个闭集.对旋转集上任何一个最简有理数p/q,存在(p,q)-周期的Birkhoff解.对旋转集上任一无理数ω,存在一个连续曲线或者一个Denjoy极小集使得该集合上的每个元素是以ω为旋转数的Birkhoff解.通过构造交换旋转数的上下解,得到结论:如果存在有界作用解使得
学位
<正>“大历史观”作为一种研究视野与评价方法,是指将考察对象置于纵深历史长河与广阔空间背景中来审视,结合时代特征以洞察历史真谛。[1]它是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强调以历史的、客观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待历史。统编版高中历史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时间跨度大、新知识多、内容较庞杂,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视野宽广且重分析、比较、总结的“大历史观”的运用,可以
期刊
本文的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化学气相渗透(CVI)过程的宏观建模。我们建立了 CVI过程的一个非线性的离散node-bond网络模型,此模型由一个离散反应扩散方程和一个离散孔隙度演化方程耦合而成,耦合系统中相关的系数具有剧烈振荡的特点。我们建立了这一离散系统的均匀化理论,并给出宏观均匀化方程的解与微观离散解之间的误差估计。这一工作为CVI过程的多尺度模拟建立了数学基础。第二部分主要研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