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是人的可行能力和人类福祉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保证社会公平都有重要的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的医疗卫生领域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居民在获得医疗卫生服务上的公平性问题变得非常突出。这种不公平反映在城乡层面上,就是城乡居民在卫生筹资、卫生服务购买力、卫生资源配置、卫生服务利用和健康水平的相对不公平。本研究从医疗卫生服务的产品属性特点出发,以财政学中的财政职能、公平性理论、社会保障理论等相关理论为依据,从制度、数量等方面对我国财政医疗卫生投入在城乡的公平性进行深入剖析,并据此为我国财政卫生投入资金的城乡分配提供更具公平性的参考建议。
由于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存在市场失灵,政府需要介入其中,发挥财政对于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社会收入的再分配以及经济稳定与发展的三大职能。财政对城乡医疗卫生投入的公平性,不仅关系到维护广大农村居民身体健康、振兴农村经济,而且还关系到维护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大局。
本研究选择典型性客观指标进行时间纵向对比分析和横向城乡之间数据变化的对比分析和逻辑分析,根据财政对城乡医疗卫生投入的公平性,逐步探讨医疗卫生服务筹资的公平性和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在利用、可及性、健康三个方面的城乡公平性,并运用协整理论、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以及基于向量自回归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实证研究政府对农村的医疗卫生投入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长期关系。
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从筹资水平看,政府卫生投入的城乡差异相对而言正在逐渐缩小,但绝对差额还在进一步扩大,截止2006年,城乡人均卫生投入已经达到了6.45倍的差距。在投入结构上,由于财政对公费医疗经费和城市医疗机构的大量投入,使得农村居民在卫生服务享有上与城市居民之间存在差距。
(2)财政卫生投入的相对不公平会造成城乡居民在医疗卫生服务购买力的相对不公平、医疗卫生服务资源配置的相对不公平、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相对不公平和居民健康水平的相对不公平。
(3)实证结果表明,政府对农村的支农投入、义务教育投入和医疗卫生投入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都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医疗卫生投入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弹性最大,为19.18%,高于义务教育投入的弹性15.63%和支农投入的7.11%。但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中,由于医疗卫生投入的协整误差参数估计值为正但是不显著,不能确定长期均衡的正向偏离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否在短期内存在正的冲击。另外,根据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政府在农村的支农投入、义务教育投入和医疗卫生投入都不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Granger原因,城乡收入差距是政府在农村的医疗卫生投入的Granger原因,但它的显著性也没有达到10%。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加大财政卫生经费对农村的倾斜力度。(2)财政卫生投入由补贴医疗机构逐渐向补贴患者转移。(3)构建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4)规范政府问卫生责任分担与筹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