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多模式MRI指导醒后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便进一步指导个体化溶栓治疗。
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我院卒中中心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组患者满足以下条件:1.经头部CT检查后排除脑出血,并符合《中国急性缺血卒中诊治指南2018》[1]中规定的脑梗死的诊断标准;2.治疗前均进行多模式MRI成像检查;3.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患者发病时间,分为醒后卒中组和发病时间<4.5小时的卒中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均进行多模式MRI检查,根据弥散加权成像(DWI)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是否匹配,各组进一步分为DWI/FLAIR不匹配亚组与DWI/FLAIR匹配亚组。发病时间<4.5小时的卒中组符合rt-PA静脉溶栓标准者均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DWI/FLAIR不匹配的醒后卒中组,患者或家属同意静脉溶栓的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未同意静脉溶栓者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所有患者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后24小时、治疗后7天的NIHSS评分,并于90天行改良mRS评分进行临床疗效与预后评定。记录溶栓后的颅内出血、症状性脑出血评估安全性。
结果:(1)发病时间<4.5小时的卒中组中,静脉溶栓后DWI/FLAIR不匹配组24小时和7天的NIHSS评分及90天改良mRS评分均优于DWI/FLAIR匹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WI/FLAIR匹配组的颅内出血比例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DWI/FLAIR不匹配患者中,发病时间<4.5小时卒中组与醒后卒中组溶栓后24小时和7天的NIHSS评分及90天改良mRS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出血风险无差异(P>0.05)。
(3)DWI/FLAIR不匹配患者中,醒后卒中组静脉溶栓后24小时和7天的NIHSS评分及90天改良mRS评分均较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组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出血风险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1、多模式MRI中DWI/FLAIR不匹配提示患者的脑组织仍然存在可挽救的缺血半暗带,在多模式MRI指导下醒后卒中患者可以从静脉溶栓中获益,为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延长提供有效和安全的选择。
2、发病时间小于4.5小时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DWI-FLAIR不匹配的患者比DWI-FLAIR匹配的患者溶栓后有效性和安全性更高。
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我院卒中中心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组患者满足以下条件:1.经头部CT检查后排除脑出血,并符合《中国急性缺血卒中诊治指南2018》[1]中规定的脑梗死的诊断标准;2.治疗前均进行多模式MRI成像检查;3.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患者发病时间,分为醒后卒中组和发病时间<4.5小时的卒中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均进行多模式MRI检查,根据弥散加权成像(DWI)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是否匹配,各组进一步分为DWI/FLAIR不匹配亚组与DWI/FLAIR匹配亚组。发病时间<4.5小时的卒中组符合rt-PA静脉溶栓标准者均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DWI/FLAIR不匹配的醒后卒中组,患者或家属同意静脉溶栓的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未同意静脉溶栓者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所有患者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后24小时、治疗后7天的NIHSS评分,并于90天行改良mRS评分进行临床疗效与预后评定。记录溶栓后的颅内出血、症状性脑出血评估安全性。
结果:(1)发病时间<4.5小时的卒中组中,静脉溶栓后DWI/FLAIR不匹配组24小时和7天的NIHSS评分及90天改良mRS评分均优于DWI/FLAIR匹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WI/FLAIR匹配组的颅内出血比例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DWI/FLAIR不匹配患者中,发病时间<4.5小时卒中组与醒后卒中组溶栓后24小时和7天的NIHSS评分及90天改良mRS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出血风险无差异(P>0.05)。
(3)DWI/FLAIR不匹配患者中,醒后卒中组静脉溶栓后24小时和7天的NIHSS评分及90天改良mRS评分均较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组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出血风险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1、多模式MRI中DWI/FLAIR不匹配提示患者的脑组织仍然存在可挽救的缺血半暗带,在多模式MRI指导下醒后卒中患者可以从静脉溶栓中获益,为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延长提供有效和安全的选择。
2、发病时间小于4.5小时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DWI-FLAIR不匹配的患者比DWI-FLAIR匹配的患者溶栓后有效性和安全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