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同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认同的相关问题就成了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公民行为规范”,要落实到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关键在于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指大学生根据自身价值需要不断调适自身价值结构以符合社会价值要求的过程,既表现为大学生对社会共同价值的内化,按照社会价值要求建构自身价值观体系的过程;又表现为大学生按照社会共同价值要求规范自身行为,将价值行为意识外化为价值行为实践的转化过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形成,经历了价值需要和社会要求的驱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调适、价值内化和价值外化的转化等三个阶段。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必须具备相应的主体条件、客体条件和环境条件,即认同主体需要具备强烈的价值需要、合理的知识结构、较高的主体素质、积极的价值实践等条件;认同客体需要具备内容上的科学性和透彻性、形式上的通俗性和契合性;认同环境上需具备理性的舆论环境、规范的制度环境、健康的网络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和优良的家风家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形成过程,既受人的需要、利益以及社会要求的影响,又受大学生自身知情意信行等感性因素和判断、选择、比较等理性因素的影响,还受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体现为一个复杂的运行过程。消除各种因素的消极影响,必须构建起“需要-利益组合机制”、“感性-理性联动机制”和“自律-他律互动机制”,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实现与否,必须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若干可能性结果进行评价,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整体评价与个体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从主体评价维度、过程评价维度和结果评价维度,运用目标对照法、量表测量法和实践考评法展开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对认同主体大学生、教育主体学校和教师以及国家和社会进行反馈。评价结果的反馈,能够满足和激发大学生价值需要、构建和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反映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指导和引导大学生价值实践,不断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深化;能够促进学校和教师构建起科学合理的解读体系、理论与实践对接的教学体系、多方联动的合力体系和营造虚实互渗的良性环境;能够促进国家和社会调整和优化宣传策略、制定和落实培育制度、创新和提升社会治理,不断调整社会价值输出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