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幼儿园中,班级是幼儿一日的学习、游戏、生活的全部场所,也是幼儿向“社会人”转化迈出的第一道门户。如何融入班级,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是他们面临的生存第一课。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影响,班级中每一个孩子的境遇不尽相同。亦随着研究者们视角的扩展,经过调查,将班级中的孩子一般划分为五类,即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一般型、矛盾型。本研究中的“边缘人”,将外来人群(如成人)与幼儿群体因“文化差异”而形成的与之对应的“边缘人群”排除在外,特指在教师主导下的教育生活中的儿童群体内,其身份与“主角”、“中心人”相对,因各种原因,被班级社会群体忽视或排斥,而主动或被迫游离在“主流文化”外,从而面临不利的生存和发展处境的个体或群体。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对班级生活中存在的“边缘人”现象进行研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内容:第一部分,解释“边缘人”现象产生的背景。从研究者的视角,描述孩子们生活的场域,基于眼中的“家园”体验,一步一步揭开现实的“秩序”生活,为找到现象发生的原因奠定基础。第二部分,分别呈现了三个个体在班级中的学习、同伴交往、师幼互动中的生活故事。通过观察和访谈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再现了他们的生活,这一部分群体存在已久,意味着这一现象早已发生,并非是某个个体存在的但一现象,亟待引起大家的关注。第三部分,分析和梳理了“边缘人”现象中主体的典型特质。通过对其行为、性格、情感体验等方面的考量,以深入探析形成的原因。第四部分,分析了“边缘人”现象产生的原因。他们的形成是个体特征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特征主要是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外部环境主要是家庭和学校,由其中所涉及的主体——家长和教师为“幕后推手”,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家庭并不是作为独立环境的生活场所,而是作为主体的家长在接送孩子之际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行为,两者间相互作用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如教师的“贴标签”行为、家长的教养态度和期望效应等,推动了他们的“边缘化”进程。第五部分,笔者对“边缘人”现象进一步思考,结合教育学的内容,试着揭示现象背后流露出的深层原因,基于“人道主义”,提出帮助他们回归“主流”的设想。从教育评价中的“边缘与中心”效应与教育中的分层现象,揭示了教育中的差序格局,阐明“边缘人”现象背后亦展示出教育生活的不公平。资源的分配与幼儿地位的高低直接挂钩,这种生活状况已经严重影响到他的生存和发展。在教育生活中,既然“边缘化”现象不可避免,并且,“场域”的作用显然已经影响到了当中的个体。因而,我们首先需要对环境的因素进行调整;其次,需要多注意自身的影响,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端正教育者自身的态度。避免对他们的“二次伤害”,顺应他们的发展方式,从而为个体的成熟积蓄更多的成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