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沉积岩石学、储层地质学、岩溶学、测井地质学、地貌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指导下,充分利用区域地质资料、野外露头、钻井、测井、试油、岩心等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对四川盆地中部地区雷口坡组顶部风化壳岩溶特征进行系统解剖,建立区内岩溶结构模式;研究风化壳岩溶型储层的基本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岩性、古地貌和裂缝分布特征,采用“灰关联控制因素权重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分析风化壳岩溶型储层的展布规律。论文主要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在野外露头调查基础上,建立野外风化壳岩溶结构剖面。野外风化壳岩溶剖面纵向上具有良好的分带性,从上而下可分为地表岩溶带、垂直渗流带、水平潜流带、深部缓流带等四个带,地表岩溶带较少见。按照区内角砾岩结构和成分可将区内岩溶剖面划分为垂直渗流带、水平潜流带、深部缓流带三个岩溶带,垂直渗流带和水平潜流带特征明显,易于识别。2、以野外露头、钻井、测井以及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建立雷顶风化壳岩溶剖面的风化壳岩溶的识别标志,包括地层特征、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稳定同位素特征、测井特征等。3、采用“从点到面”的方法,以典型区块风化壳岩溶型储层分析为基础,分析四川盆地中部地区雷口坡组顶部风化壳岩溶型储层特征。四川盆地中部地区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龙岗区块的物性最好,磨溪及元坝次之。储层的岩性与物性具一定关系,白云岩的物性比石灰岩物性好。灰岩中以颗粒灰岩物性最好。颗粒云岩和粉晶云岩为四川盆地中部地区的主要储集岩类。储集空间以晶间孔、粒间孔、晶间溶孔、粒间溶孔为主;溶洞不太发育,主要分布在龙岗区块,元坝区块见少量小型溶洞。4、从风化壳岩溶型储层特征以及古气候、古构造、岩性几个方面对比国内几个典型的风化壳岩溶型储层,认为川中雷口坡组顶面从古气候及古水文条件、有利岩性及厚度条件、风化溶蚀时间等诸多客观因素方面都比国内其它碳酸盐岩缝洞性岩溶储层的形成条件差,客观上基本不具备全面发育大型岩溶(大型缝洞)的条件,风化壳岩溶型储层整体上发育程度有限,在局部发育程度较好。5、风化壳岩溶区域上主要受岩性(层位)控制,其次为古地貌,局部受裂缝影响。粉晶云岩、颗粒云岩是最有利于岩溶发育的岩性。岩溶斜坡上的溶高坪、溶坪是有利于岩溶发育的古地貌。6、选用“印模法”和“残厚校正法”对研究区古地貌进行恢复。“印模法”以雷口坡组顶面和须三段底面为基准面,恢复出龙岗区块、磨溪区块、元坝区块以及界石场地区的雷口坡组顶部古地貌。“残厚校正法”以雷口坡组顶面和嘉二段顶面为基准面,采用0.2的校正系数恢复出四川盆地中部地区雷口坡组顶部古地貌。四川盆地中部地区雷顶古地貌整体上为西南部陡,东北部缓的斜坡。龙岗、元坝、磨溪以及界石场地区古地貌均呈现东高西低之势,岩溶三级古地貌单元为溶高坪、溶坪、缓坡、溶洼等。7、区内裂缝以构造缝为主,特征为以高角度缝为主;宽度较小,多小于1mmm;长度多分布在5-10cm间,为中裂缝;裂缝充填程度较弱,多未充填或半充填。8、在对典型区块的裂缝发育分布特征进行“古构造应力场有限元预测方法”预测的基础上,对四川盆地中部地区雷口坡组顶部裂缝发育分布进行预测。认为,四川盆地中部地区Ⅰ级裂缝发育区主要分布在川中中部的北东向构造群和东北部北西向构造群中,如遂宁-岳池以南、潼南到合川以北,西充-广安以北,以及仪陇-营山-渠县一带,均处于断层发育程度高、规模大以及构造发育程度高的地区。9、采用“储层控制因素综合评价法”对四川盆地中部地区雷口坡组顶部风化壳岩溶型储层进行综合评价。首先采用灰关联分析法计算出龙岗区块岩性、古地貌、裂缝三个因素的权系数分别为0.38,0.32,0.30,推广到川中三者权系数分别为0.42,0.32,0.26。这与地质分析的三者之间关系相符。接着,采用“Q型聚类分析方法”建立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后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认为,Ⅰ级储层发育区主要分布在龙岗-元坝区块和充西-蓬溪-南充一带。Ⅱ级储层发育区分布在龙岗-元坝区块、充西-蓬溪-南充,磨溪高科1井-安平1井-磨溪3井-龙女1井井区以及潼南地区的王家1井-磨溪7井-合川12井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