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福汀对急性髓性白血病化疗药物安丫啶敏感性的影响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hppx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研究人端粒酶抑制剂阿米福汀(amifostine)对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催化亚单位(hTERT)表达水平的影响;对化疗药物安丫啶(Amsacrine)诱导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比较单用Amsacrine与联合amifostine的作用效果,探讨低剂量Amsacrine与高剂量amifostine联用后,对U-937细胞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将受试对象分为9组:设正常对照组、及加药实验组Amsacrine(30μmol/L、100μmol/L)、Amifostine(103μmol/L、104μmol/L)、以及Amsacrine+Amifostine 3μmol/L+103μmol/L、3μmol/L+104μmol/L、10μmol/L+103μmol/L、10μmol/L+104μmol/L,作用时间分为3个水平: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检测相关的指标变化:(1)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U-937细胞的增殖活性;(2)应用姬姆萨(Giemsa)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3)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hTERTmRNA表达水平变化;(4)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结果:(1)MTT比色法提示:3μmol/L、10μmol/LAmsacrine作用U-937细胞株后,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率依次增加,且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P<0.05)。Amifostine单药组(103μmol/L、104μmol/L)对U-937细胞在各个时点(24h,48h,72h)均有抑制作用,以其104μmol/L作用72h为抑制高峰(P<0.05)两药联用组对U-937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在24小时与相同剂量Amsacrine单用组相比较,具有轻度的细胞抑制作用(P<0.05);48小时后,两药联用组对细胞的活性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强于相同剂量的Amsacrine单用组(P<0.05),且随时间的增加其抑制作用逐步增强,以Amsacrine3μmol/L+Amifostine104μmol/L作用72小时后抑制作用最明显(P<0.05),显著强于Amsacrine10μmol/L单用组(P<0.05)。(2)姬姆萨(Giemsa)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细胞凋亡时细胞外形迅速皱缩,体积明显减小;核皱缩,染色质凝聚成致密团块,随之细胞核碎裂成小的圆形致密团块,散布与胞质中;晚期产生的细胞碎片呈簇状分布于细胞周围。Amsacrine 3umol/L或10umol/L作用于U937细胞,24、48小时光镜下见到少量凋亡细胞;amifostine与Amsacrine联合应用72小时观察凋亡细胞明显增加。凋亡细胞呈现为,细胞缩小,细胞皱缩,染色质凝聚,核固缩并断裂成数个大小不等的圆形颗粒,并释放到细胞外,形成凋亡小体。(3)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发现Amsacrine或Amifostine单独作用于U-937细胞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剂量的增加,hTERTmRNA的表达逐渐降低,在72小时达到最低点,与24、48小时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24小时联合药物组,与U-937细胞初始表达量相比,hTERTmRNA的表达开始降低,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与24小时相比,48小时联合药物组中hTERTmRNA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72小时联合药物组hTERTmRNA的表达量达到最低。Amsacrine低剂量组3μmol/L联合Amifostine高剂量组104μmol/L与单用高剂量Amsacrine10μmol/L相比,24小时具有轻度的细胞抑制作用(P<0.05);48小时Amsacrine 3μmol/L+Amifostine 104μmol/L联合组可显著降低U-937细胞hTERTmRNA的表达;在72小时Amsacrine 3μmol/L+Amifostine 104μmol/L联合组的抑制效应明显强于相同时间段的单用高剂量组(P<0.05)。(4)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显示Amsacrine或Amifostine单独作用于U-937细胞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剂量的增加,S期和G2/M期的细胞的比例逐渐降低,在72小时达到最低点,与24、48小时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而G0/G1期细胞的比例却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在24小时联合药物组,与U-937细胞对照组S期和G2期百分比相比,S期和G2期百分比开始降低,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与24小时相比,48小时联合药物组中S期和G2期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72小时联合药物组S期和G2期百分比的表达量达到最低。其中Amsacrine低剂量组3μmol/L联合Amifostine高剂量组104μmol/L作用最明显。Amsacrine低剂量组3μmol/L联合Amifostine高剂量组104μmol/L与单用高剂量Amsacrine10μmol/L相比,24小时具有轻度的细胞抑制作用(P<0.05);48小时Amsacrine 3μmol/L+Amifostine 104μmol/L联合组可显著降低U-937细胞S期和G2期百分比;在72小时Amsacrine 3μmol/L+Amifostine 104μmol/L联合组的抑制效应明显强于相同时间段的单用高剂量组(P<0.05)。结论:1.amifostine能抑制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hTERTmRNA的表达水平,对肿瘤细胞无保护作用;2.hTERTmRNA表达受到抑制后,amifostine增强了Amsacrine诱导U-937细胞凋亡的作用,同时使细胞周期发生显著变化,G0/G1期细胞数增多,S期及G2/M期细胞数则减少。3.当Amsacrine低剂量组3μmol/L联合Amifostine高剂量组104μmol/L作用于U937细胞后,明显降低hTERTmRNA同时其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逐渐下降,在72小时达到最低。与相关的单用高剂量Amsacrine组相比,其细胞阻滞作用十分明显,甚至强于高剂量Amsacrine 10μmol/L联合amifostine高剂量组104μmol/L增加了白血病细胞对Amsacrine的敏感性。Amifostine可以提高化疗药疗效、降低化疗用药剂量,从而减轻毒副作用。
其他文献
开栏的话$$2017年5月19日-21日,首届江苏发展大会将在南京召开,此次大会对充分发挥江苏科教人才和制造业独特优势,建平台、开言路,为“两聚一高”凝心聚力、引智引资,具有重大而深
报纸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成立时间较短,市场尚不成熟,投资者仍然缺乏对股指期货的正确认识,美国的股指期货市场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已经非常完善成熟,对现货的套期保值产生了巨大的作用。随着中国股市加入MSCI,中国更加需要通过借鉴美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经验来完善自身,进而给中国投资者提供一个更高效的股指期货市场,合理避免股票价格波动风险。由于之前尚未有人将中美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对比,本文创新性地对中美两国股指期
目的:明确不同针刺手法分期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效果。进一步优化、改善贝尔麻痹治疗的临床方案,希望可以为贝尔麻痹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临床资料,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资料与方法:在建昌县康复医院门诊选择2017年9月到2018年12月就诊的患者,选取贝尔麻痹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病患。两组均采取同一的西医基础治疗和中药汤剂治疗,试验组使用不同针刺手法分期治疗,对照
<正>烧烫伤是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常见损伤,患者疼痛明显,创面极易感染,愈合时间较长,采用一般常规治疗,疗效欠佳,易留瘢痕。我院应用自制二黄烧伤酊治疗烧烫伤,取得了较
利用单片机进行模糊控制,模糊推理算法是开销的重要来源。该文重点针对适用于多前件,多后件规则推理的强度转移法进行开销分析,并提出了一种优化的模糊推理算法-直接推理算法,实用
ICU患者往往患有严重的原发病及多种并发症,加上大量侵入性操作,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镇静剂等,使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较其他科室患者高5~10倍。因此加强ICU感染
近年来,中国在线教育市场发展迅速,在发展的过程中,机遇与挑战总是共存,挑战是随着在线课程平台的快速和持续的发展,其自身也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线教育平台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吸引更多学习者,而学习者是否接受为在线教育平台上的课程付费,成为在线教育平台生存的重要条件。以往研究中在线课程制作技巧和制作原则的相关问题已经得到广泛讨论,但其研究对象往往存在商业化不足的问题。怎样的商业化在线课程更受学习者欢迎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技术是一种近年来新兴的蛋白质组学(p
"南昆、北弋、东柳、西梆","柳子"曾在历史上十分流行,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东柳"的所指一直为人们所猜测。柳子戏是山东地区的重要戏曲形式,其中包含一个齐言体曲牌【柳子】,
煤炭工业发展进入“十三五”时期,为保障煤炭安全生产,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安全完善的煤矿井下开采监控与人员无线通信系统成为迫切要求。其中,研究电磁波在巷道中的传播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