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湿疣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的基因分型研究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for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尖锐湿疣(CA)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状况,初步探讨HPV基因型和主要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比较CA的棉拭子标本和疣体组织标本之间的HPV感染状况的一致性,为进一步开展CA中HPV感染状况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 首先采用反向线性杂交技术,对201例确诊CA标本进行HPV基因分型研究,并运用SSPS11.5统计软件初步分析各种HPV基因型和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然后,采用PCR技术对70例CA的棉拭子标本和疣体组织标本分别进行HPV DNA PCR扩增,比较两者之间HPV感染状况的一致性;最后,采用PCR和TA克隆技术进行HPV cp6108的基因序列研究。 结果 1.杂交结果显示201例CA标本的HPV DNA均为阳性,共发现31种HPV基因型,具体型别及所占比例如下:HPV11(53.7%,108/201)、6(43.8%,88/201)、16(6.5%,13/201)、52(6.0%,12/201)、33和cp6108(均为5.5%,11/201)、42(5.0%,10/201)、59(4.O%,8/201)、58(3.5%,7/201)、84、18和56(均为3.0%,6/201)、45和55(均为2.5%,5/201)、39、51、53、66、31和61(均为2.0%,4/201)、62和81(均为1.5%,3/201)、68、40、54、67和73(均为1.0%,2/201)、82、35、64和83(均为0.5%,1/201)。60.2%(121/201)的标本由单一型HPV感染,39.8%(80/201)的标本由混合型HPV感染。共有10种HPV基因型可引起单一型感染,型别及所占比例分别为HPV11(48.9%,59/121)、6(43.8%,53/121)、58(1.7%,2/121)、16、18、33、40、42、52和56(均为0.8%,1/121)。混合型中有2型(23.9%,48/201)、3型(8.0%,16/201)、4型(5.0%,10/201)、5型(1.0%,2/201)、6型(1.5%,3/201)和7型(0.5%,1/201)。而HPV26、69、70、71、72和IS39在所有标本中均为阴性。2.201例CA标本的HPV6和11的型特异性引物PCR(TSP PCR)结果显示,HPV6和11阳性率分别为45.8%(91/201)和56.2%(113/201),与杂交结果相比,HPV6和11的一致性分别为98.5%和96.5%,Kappa值分别为0.97和0.93,P值均小于0.001。3.HPV基因型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CA中HPV基因型与性别及包皮过长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显著意义,而某些HPV基因型与疣
其他文献
阿尔及利亚是非洲北部国家,经济规模在非洲居第四位,石油与天然气是阿尔及利亚国民经济的支柱,大约占总收入的百分之六十。2011年以来,中东多个国家发生政权颠覆,阿尔及利亚却成为动荡地区的稳定岛,因此学界流传着“阿尔及利亚例外论”。但近期,随着布特弗利卡总统第四任期的结束,国内局势出现动荡,能否延续“阿尔及利亚例外论”的神话还需进一步考察。众所周知,当前的阿尔及利亚政权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布特弗利卡总
随着“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全面铺开,我国古籍保护工作呈现新的局面。然而,地县级图书馆的古籍管理不尽如意,仍需进一步加强相关工作,保证古籍安全、合理加以利用。
目的:恶性黑色素瘤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高,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已有研究表明,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多种癌基因、抑癌
从学生实验能力培养出发,以"液-液萃取"实验内容为例,对较为常见的教学内容"乙醚萃取醋酸水溶液中醋酸"和"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碘"进行比较,提出选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碘"作为"液-液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高架桥数量不断提升,施工期间出现的问题也开始增加。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性,施工人员应做好高架桥加固设计工作,以满足道路的使用要求。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背景银屑病(psoriasis,OMIM #177900)是一种以红斑、鳞屑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人群中患病率约为0.1-5%,汉族人群发病率约为0.123%,中国目前银屑病患者已超过350万。
血管生成素基于其促血管发生活性,最早作为肿瘤血管生成因子被分离出来。已知血管生成素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进行核转移作用,在核仁中发生积累并刺激rRNA的转录,进而诱发内皮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