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dxtushug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商务作为解决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流通销售问题的有效途径,一直是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例如,农村电子商务连续八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方案”、“互联网+现代农业”、“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数字乡村”等工作相继启动。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农村电子商务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表现为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从2014年的1800亿元快速增长到2019年的1.7万亿元;从业主体迅速增加,截止到2019年农村网店达到1384万家,带动就业人数超过3000万人;农产品上行规模高速增长,2019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约3975亿元。我国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电子商务这种新型商务技术挖掘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拉动农产品上行、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然而,电子商务是否实现了带动农产品上行、扩大农户的消费需求、壮大县域经济的初衷?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不仅有助于中国农业、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健康有序发展,而且为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提档及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建议。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运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与全国县域社会经济指标为例,识别了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以期回答以下问题:电子商务影响农户行为的机理是怎样的?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产生了哪些影响?以及电子商如何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陈述如下:(1)农户电商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内蒙古的微观实证。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以及对农户行为产生影响的前提条件是农户采纳电子商务,因此识别农户电子商务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理论上,无论农户作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倾向于采纳电子商务,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促使其采纳电子商务的主要因素。然而,基于微观农户数据,运用double-hurdle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仅人力资本中的受教育年限、社会资本中的通讯支出对农户电商采纳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进一步的主观解释表明,农户电子商务的认知和操作能力限制了其电商采纳行为。(2)电子商务对农户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中介效应的分析。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严重制约了全国整体消费水平的提升和中国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电子商务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从理论上看,电子商务促进了农户的消费,基于微观农户数据,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电子商务促农户消费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电子商务不仅可以促进农户的家庭非生产性消费又可以提高农户的家庭生活性消费;通过增加农户的家庭总收入来提升农户的家庭消费,农户的家庭总收入具有完全的中介效应。(3)电子商务对农户农产品销售行为的影响:基于内蒙古五原县的案例。基于交易成本理论与市场边界理论分析发现,电子商务节省了农户销售农产品的交易成本、扩大了农产品的市场边界。在此基础上,以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成功利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的农户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五原县农户在原有产业优势的前提下,多方式规避了农产品鲜活易腐的特性,抓住政策机会,利用农户熟知的社群电商成功销售农产品;此外,电子商务通过扩大市场、提高农产品单位价格、减少交易成本、优化种植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以及羊群效应推动农产品上行。(4)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实证分析。从理论上看,“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通过政策效应、就业效应、产业集聚效应以及人力资本提升效应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准确评估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进一步运用多期倍差法实证检验电子商务是否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产生了影响,结果显示,示范项目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并且这一结论在安慰剂检验、匹配倍差法检验后依然成立;示范项目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带动效果显著,但对第三产业的带动效果最为显著,县域经济由第一第二产业为主导转向第三产业为主导,优化了县域产业结构;示范项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存在地区异质性,对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效应大于东部沿海地区。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基于市场与不确定条件下的跨期消费理论分析电子商务对农户消费行为影响机理,同时运用内蒙古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实证检验电子商务对农户消费行为的影响,既丰富了不确定条件下跨期消费理论在电子商务促消费方面的应用,又拓展了电子商务促消费领域农户微观视角的定量研究。第二,基于市场交易成本理论与市场边界理论解释电子商务对农户销售农产品行为的影响,以内蒙古五原县的案例进行分析,发掘电子商务促进农户销售农产品的内在逻辑,全面揭示农户成功利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的特点。第三,提出示范项目通过政策效应、就业效应、产业集聚效应以及人力资本效应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例实证检验了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上述研究发现,可以为政策制定者制定农村电子商务相关政策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其他文献
四十余载晴耕雨读,他以扎实的艺术基础,纵情于山水间,纳万象于胸襟,造华章于毫末,以现代审美观念理解东方的美学思想,将陶瓷作为载体,高度发挥创作中主体的作用并与之有机结合,他的画风格调高雅,极具文人气质,将一种静虚的哲学精神化成绘画的幻象写将出来,假自然之象以寄情,求真美意趣于一体。
期刊
目的:观察滋肾育胎丸对人工流产术后肾虚型月经过少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清远市中医院2018年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滋肾育胎丸)与对照组(戊酸雌二醇片+黄体酮),各30例。服药21 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节奏属于重要的音乐要素,也被称为音乐的骨骼,而音乐课程是小学教育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节奏教学则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教师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最佳切入点。通过节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节奏教学作为小学阶段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歌唱、音乐鉴赏、音乐实践和音乐创作中都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节奏节拍作为必不可少的音乐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文化理解
本文介绍了5G时代电信运营商客户经营的内涵和方向,研究和探讨了现阶段基于客户生命周期、用户黏性以及精准营销模型下的客户经营模式.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了单元导语专页,主要由人文主题、语文要素条目和插图构成。对于单元页的内容,教师如何组织学生进行研读,从中找到本单元教与学的内容、目标、方法,关键的任务是要明白编者体现在单元导语中的意图。
期刊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择性必修在每一单元前都撰写了单元导语。单元导语在每个单元最前面,每个段落各有其意义并且对单元学习有一定的指向。一线教师应引领学生认真研读单元导语,指导学生自制单元学习任务单,充分发挥单元导语对单元学习的整体规划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研习能力。
统编教科书重视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依据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地安排复述训练,从三年级下册开始安排详细复述练习。以《肥皂泡》为例,紧扣教学目标,通过五个步骤,提高学生复述能力,让学生"复"之有道,"述"之有效。
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为例,在对统编语文教材的"单元导语"编制的特点与价值进行浅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可行的施教策略。认为教师要精准把握教材单元导语编制特点与价值,基于"整体归一"的单元设计思想,巧妙地运用单元导语,使文本阅读教学视野得以"整合归一",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系统,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自然生长。
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探索信息化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新模式。在2021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贾海明作了《加快推进教育新基建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的发言。
期刊
写人是统编语文教材习作教学的重点,它以不同的要求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小学学习阶段。在以"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为主题的习作教学中,教师要从如何审题、搭建支架、完善表达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细化指导,以使学生写人的习作能力能够逐步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