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成树理论的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c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交通拥堵和尾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日益严重。轨道交通作为“新基建”焦点领域,以其运量大、速度快、绿色安全等特点成为满足城市居民出行需求的有效解决方案。但是随着轨道交通线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日益增加的客流压力对线网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提出了新挑战。精准的客流预测有利于提高轨道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预防轨道交通安全事故发生,指导城市居民科学出行,具有重要意义。大量学者对轨道客流预测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但预测精度有待提高,且突发事件影响下(如大型活动)轨道客流预测相关研究较少,多采用“黑箱式”预测方法,不能体现突发时间的客流特征。集成树模型具有预测精度高、泛化性能强等优点,适合数据体量大的应用场景。本文基于集成树理论构建了轨道交通进站客流预测模型,并考虑大型活动下轨道客流出行特征,进一步构建了大型活动下轨道交通进站客流组合预测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轨道交通客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总结轨道交通系统宏观特征,分析常态下和大型活动下轨道交通进出站客流分布规律,分别从时间、空间和外部因素角度归纳轨道客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2)轨道交通站点关联性分析和特征选择。对多源数据集进行补全、去坏和融合;使用经验模态分解(EMD)对客流数据进行分解去噪,结合理论分析证明本文预测模型对数据噪声的稳定性;使用动态时间弯曲(DTW)距离构建关联站点选择算法;构建轨道交通客流属性特征和统计值特征,并使用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asso)回归方法对统计值特征进行筛选。(3)基于集成树理论构建进站客流预测模型。以分类回归树模型(CART)作为基学习器进行Boosting集成,以损失函数梯度为拟合目标构建了XGBoost、Light GBM和Cat Boost模型,并使用贝叶斯优化方法对3种集成树模型进行超参数寻优。预测结果证明,集成树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达93%,优于传统预测方法。(4)构建大型活动下进站客流组合预测模型。将大型活动进站客流分解,对于突发成分客流,使用客流序列检测方法求解活动客流总量,使用牛顿冷却定律预测进站客流峰值大小,使用泊松分布预测进站客流峰值出现时刻;对于常态成分客流,使用Cat Boost模型进行预测,并在时间维度上对预测结果融合。预测结果证明,组合模型预测准确率相较于集成树模型提升了近2%。图60幅,表32个,参考文献73篇。
其他文献
时隔8年,中国太空课堂再度开启,同时这也是中国新空间站第一次太空授课。本次太空课堂内容极其丰富有趣,涉及物理、生物、化学、医学等多方面内容。这一课,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其意义自然非同一般!那么,问题来了:本次太空授课的8个实验和展示都蕴含着什么科学原理呢?沉浸在"天宫课堂"兴奋中的同学们真的懂了吗?我们不妨来细细解读一番。
期刊
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规范体系是在借鉴欧洲列车运行控制系统(ETCS)规范等国外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逐步建立起来的,已成为中国列控系统设计开发的重要依据。近年来,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列控系统技术在不断提高,工程应用范围也在扩大,CTCS和ETCS列控系统的相关规范都各自进行了更新。将ETCS和CTCS规范进行比对是掌握国内外列控系统技术发展差异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列控系统规范的
目前,轨道交通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超高速率、高可靠、低时延的无线通信是实现智慧轨道交通的关键。因此无线信道特性作为轨道交通场景无线通信的基础,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论文针对车站这一轨道交通重要场景,基于射线追踪技术分析毫米波无线信道特性,研究了无线信道模型;建立人体模型,探索了人体对无线信道的影响机理;提出车站内的网络优化部署方案,以及分析了受客流影响的无线信道特性,为轨道交通车站场景5G网络
阀控液压缸系统是液压控制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个分支,其被大量应用于国防、航天等行业。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对液压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液压控制系统中的非线性部分进行详细讨论,设计出更为接近实际情况的数学模型及合适的控制器很有必要。本文以阀控液压缸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伺服阀的实际工作状态,如伺服阀流量方程中流量系数和压力增益的非线性特点,建立新的阀控缸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同时结合滑
高速铁路作为我国交通运输大动脉,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保障国家安全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交通强国战略支撑下,高速铁路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列车运行环境日益复杂,列车间的耦合关系增强,对高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动态调整性能和干扰响应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面向高速铁路高效率、高安全、小延误、低能耗的高效运营需求,深入分析高速列车车队协同运行过程,设计弹性指标衡量列车追踪间隔状态和干扰响应能力,分别提出
随着微机电技术(MEMS)的迅猛发展,微通道等微流体器件因其结构紧凑及换热效率高等特点成为了目前解决电子器件散热问题的可靠技术。在微尺度中,壁面粗糙度成为了影响微流体器件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全面了解壁面粗糙度对流体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可以为微流体器件的设计方案和性能改进提供依据。本文主要对微通道壁面粗糙度的影响机理进行系统和全面的探究,分析了在壁面粗糙度影响下微通道中层流流体的流动换热规律。研
基于视觉的同时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是机器人对环境感知的重要方法。目前大多数视觉SLAM都是基于静态环境假设设计的,在动态环境下性能较差,阻碍了机器人技术进一步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鉴于此,本文基于ORB-SLAM2,研究了一种基于深度相机的面向动态环境的视觉SLAM系统,主要研究工作如下:对一种实例分割模型Mask R
本项目来源于导师与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滴滴出行)的校企合作项目,用于解决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拒止环境中手机无法定位车辆位置问题。自GNSS诞生以来,如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 Dou Navigation Satelli
滚动轴承是城轨列车的关键部件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列车多个系统中。因其工作环境恶劣,易于损耗,一旦出现问题将严重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甚至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准确把握滚动轴承工作状态,对推动列车高效运维的发展、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城轨列车滚动轴承为研究对象,对滚动轴承的劣化状态识别方法及适用性进行了研究,包括提取劣化特征、对劣化特征进行优选、进行劣化状态划分、构建多种劣化状态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监控智能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要对象,对监控中的人实现智能化的检测和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监控视频主要是在事件发生后依靠人工分析和提取有用信息,人工成本高而且不能及时的预警和报警。本文的研究为监控视频中的人体检测和行为识别,主要是利用背景建模的方法实现人体检测,利用密集轨迹方法实现行为识别。本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人体检测时“鬼影”的抑制:为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