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降香黄檀是我国濒危树种,也是海南省的珍贵乡土树种,具有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本研究以海南省澄迈县国营林场内的四种降香黄檀混交林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降香黄檀DalbergT.odorifera T.Chen与奥氏黄檀Dalbergia oliveri混交、降香黄檀与大果紫檀Pterocarpus macarocarpus混交、降香黄檀与檀香Santalumalbum L.混交、降香黄檀与母生Homalium hainanense Gagnep.混交),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四个样地土壤细菌、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采用方差分析、冗余分析等方法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再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四个样地的土壤质量进行评价,为降香黄檀人工林的合理配置和健康经营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四种降香黄檀混交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四种降香黄檀混交林的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降香黄檀与檀香混交林土壤的持水性及土壤结构最好,其含水量最高,容重最低,总孔隙度最小,分别为:5.24%、1.65 g/cm3和36.18%,并且该混交模式的有机质、全氮、有效钾、脲酶均高于其他样地,分别为5.24%、39.42 g/kg、0.85 mg/g、37.46 mg/kg和0.32 mg/kg。降香黄檀与大果紫檀混交林土壤的pH值、有效磷、多酚氧化酶均高于其他样地,分别为4.48、6.04 mg/kg和4.19 mg/kg。(2)降香黄檀不同混交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①经过高通量测序,共获得293,677条序列,平均碱基长度为434.17 bp,其中优质序列碱基数占总碱基数的99.98%;②降香黄檀混交林土壤的主要细菌菌群包括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和厚壁菌门,经过冗余分析表明细菌群落结构主要受pH值、有机质、多酚氧化酶和脲酶的影响;③四个样地土壤的细菌多样性依次为:降香黄檀×大果紫檀>降香黄檀×奥氏黄檀>降香黄檀×檀香>降香黄檀×母生,经相关性分析表明pH值、有效磷、有机质、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是影响降香黄檀土壤细菌多样性的主要土壤因子。(3)降香黄檀不同混交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①高通量测序优化后,共获得328,670条序列,碱基的平均长度为401.58bp,其中优质序列碱基数占总碱基数的82.62%;②在门水平上,四种降香黄檀混交林土壤中子囊菌门(73%)和担子菌门(20%)为降香黄檀混交林的优势门类。在纲水平上,粪壳菌纲、散囊菌纲、伞菌纲、银耳纲、座囊菌纲和壶菌纲为优势菌群,经过冗余析表明蔗糖酶、脲酶、纤维素酶和pH值是导致真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因子。③四个样地土壤的真菌多样性依次为:降香黄檀×大果紫檀>降香黄檀×檀香>降香黄檀×奥氏黄檀>降香黄檀×母生,且多样性受pH值、有机质、有效磷和脲酶影响最大。(4)降香黄檀混交林土壤质量评价。本研究选择了包括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真菌和细菌差异菌群共25个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四种降香黄檀混交林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四种降香黄檀混交林的土壤质量依次为:降香黄檀×檀香(2.128)>降香黄檀×奥氏黄檀(1.204)>降香黄檀×母生(-0.327)>降香黄檀×大果紫檀(-3.005)。因此,降香黄檀×檀香混交林是此四种降香黄檀人工林中最佳的混交模式。其中,绿弯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迷踪菌门、粪壳菌纲和盘菌纲可作为降香黄檀混交林土壤质量评价的指示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