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悠久历史成就了河南省深厚的文化底蕴。古代陶器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遗存,是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印迹。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陶器制作工艺不尽相同,古代陶器的特征如器物形制、质地、纹饰等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反映了遗址文化的变迁,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因此,从器物类型学角度,运用粗糙集理论对古代陶器进行研究,对探究不同考古文化学的源流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论文从器物类型学角度出发,采用粗糙集理论对河南省古代陶器数据进行了数据挖掘研究。根据相关考古发掘报告中的古代陶器器物类型学数据,建立了包括罐、盆、壶、鬲等典型器物的河南典型文化区域古陶器数据库。由于部分器物残缺,及在人工记录数据的过程中存在记录不完整的情况,故所建数据表为不完备数据表。在数据预处理过程中,针对不完备数据情况提出了基于不完备数据聚类的缺失数据填补方法;在属性约简过程中,采用基于属性重要度的属性约简算法;在规则提取过程中,对约简后的决策表提取规则,形成一个规则库,结合考古学知识分析得到文物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规则库中的规则,可以得出,不同器物的一些特征如果符合其中一条决策规则,那么这些器物大致属于同一个文化区域。研究结论表明,依据古代陶器的器物类型学数据,采用粗糙集方法可以研究不同文化遗址的相互关系,对研究不同考古文化学的源流关系也具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