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部分小麦品种抗叶锈和条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基因定位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小麦叶锈病和条锈病是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真菌病害。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安全和有效的途径。本研究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和双亲遗传群体连锁作图来定位小麦品种中与叶锈和条锈相关的抗性位点,旨在明确小麦材料中有效的抗锈基因及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研究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以268份国内外普通冬小麦材料为样本,通过苗期抗叶锈鉴定,成株期进行叶锈和条锈鉴定,利用90KSNP芯片技术对其进行基因分型,通过评估供试材料的遗传结构及亲缘关系,利用混合线性模型(MLM)对其进行抗叶锈和条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二部分对493份普通小麦材料利用高密度小麦660KSNP芯片进行抗叶锈和条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三和四部分分别对周8425B/中国春重组自交系群体(RIL)和阿富汗农家品种KU3067/Apav的回交群体(BCIF5RIL)进行抗锈基因定位,研究结果如下:
  1.对268份国内外冬小麦材料利用90KSNP芯片技术进行了苗期抗叶锈和成株期抗叶锈和条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苗期抗叶锈鉴定结果表明,21个小麦品种对所有的供试菌种表现为抗病,是苗期有效的抗源材料。40个小麦材料在成株期叶锈和条锈MDS(最大严重度)均小于10%,成株期抗性良好。GWAS结果显示,在苗期关联到21个抗叶锈位点,包含已知抗叶锈病基因Lr1、Lr26、Lr3ka和LrZH22等,解释了4.6-25.2%的表型变异。在成株期关联到抗叶锈位点21个,抗条锈位点21个,其中在BLUP(最佳线性无偏预测)中检测到的抗叶锈和条锈位点分别为8个和10个,2个位点Lr46/Yr19和QLr-2AL.1/QYr-2AL.1表现出稳定的兼抗性。此外,位于3BS、4AL、6BL和7BS的抗叶锈位点和位于5B和7BL的抗条锈位点可能是新的位点。Lr-2BS/QLr-2BS在苗期和成株期均表现出抗性,这个基因被证实为LrZH22。关联到的12个与抗性位点紧密连锁的SNP位点成功转化成KASP(KompetitiveAlleleSpecificPCR,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标记,并运用双亲遗传群体进行了验证,可以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S)。
  2.利用高密度660KSNP芯片对493份国内外材料进行了GWAS。在苗期,筛选出18个对供试菌种均表现抗病的品种。成株期筛选出42份叶锈和条锈MDS同时小于10%的品系。GWAS结果显示在苗期关联到26个抗叶锈位点,贡献率为5.6-21.0%,其中与90K芯片GWAS结果相同的位点有Lr1、Lr26、Lr3ka、LrZH22、Lr-4AL和Lr-7BL.2,其余位点可能是新的抗性位点。在成株期,利用FarmCPU模型进行GWAS,总共检测到了与叶锈抗性相关的13个SNP位点,11个与条锈抗性相关SNP位点,包含已知抗锈基因Lr34/Yr18、Lr46/Yr29、Lr37/Yr17及LrZH22,其余位点可能为新的位点。
  3.进一步对GWAS结果利用连锁群体进行验证,对周8425B/中国春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了苗期及成株期抗叶锈基因定位。在苗期,利用叶锈菌生理小种FHDQ接种周8425B/中国春RIL群体,表型鉴定结果显示,周8425B对FHDQ的抗性由一对基因控制。连锁作图分析显示该基因位于2BS染色体上,与LrZH22位置一致。成株期QTL分析结果表明在该群体中共检测到8个成株抗叶锈性QTL,暂命名为QLr.hebau-2AL、QLr.hebau-2BS、QLr.hebau-3A、QLr.hebau-3BS、QLr.hebau-4AL、QLr.hebau-4B、QLr.hebau-5BL和QLr.hebau-7DS。位于2BS、4B和7DS染色体上的位点表现稳定,分别解释了7.5-10.6%、5.5-24.4%和11.2-20.9%的表型变异。QLr.hebau-2BS被证明是LrZH22,QLr.hebau-4B是Lr12,QLr.hebau-7DS是Lr34。QLr.hebau-2AL、QLr.hebau-3BS、QLr.hebau-4AL和QLr.hebau-5BL可能是新的QTL。
  4.对阿富汗的农家种KU3067和Apav杂交并回交的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BC1F5RIL)进行抗锈病基因定位。结果显示在苗期定位了一个显性抗条锈病基因YrKU,该基因位于7BL染色体上,距离其最近的两个标记为1070196-0-47:A>G和5324909-0-54:T>C,遗传距离分别为0.02和0.33cM。成株期定位了6个抗叶锈QTL,分别位于1AS、2AL、4DL、6BL、7AL和7BL染色体上,以及4个抗条锈QTL位于1BS、2AL、4DL和7BL染色体上。其中4DL和7BL染色体上的QTL为兼抗位点,位于4DL染色体上的QTL为Lr67/Yr29,该基因对叶锈和条锈提供了稳定的抗性,贡献率为10.9-56.4%和12.1-29.8%。QLr.cim-7BL/QYr.cim-7BL与YrKU位置相似,其抗性也很稳定,对叶锈和条锈分别解释了7.5-17.2%和12.6-19.3%的表型变异,该位点可能为新的。通过与已定位基因的位置及抗性进行比较,QYr.cim-1BS、QYr.cim-2AL、QLr.cim-1AS和QLr.cim-7AL可能为新的位点。
  5.结合GWAS和连锁分析结果,总共定位到40个苗期抗性位点,包含6个已知抗叶锈基因Lr1,Lr26,Lr16,Lr17,LrZH22,Lr3ka,其余34个可能为新的位点;成株期定位到27个抗叶锈位点,19个位点可能为新位点;24个抗条锈位点,13个位点可能为新;其中兼抗叶锈和条锈的位点共6个,为Lr34/Yr18,Lr46/Yr29,Lr37/Yr17,Lr67/Yr46,QLr.cim-7BL/YrKU和QLr-2AL.1/QYr-2AL.1;12个与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SNP位点成功转化成KASP标记,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其他文献
大豆(Glycine max(L.)Merr.)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及经济作物,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油脂,在农业生产上具有重要地位。然而大豆病害严重影响其品质并造成巨大的产量损失。大豆疫霉根腐病就是目前大豆产区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目前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然而大豆疫霉自身变异性高,毒性结构变化迅速,田间毒性小种演替频率较高,目前国内外报道了至少200个大豆疫霉致病小
螟虫和飞虱是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也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部分种类的水稻螟虫和飞虱在我国一些地区呈加重发生的趋势。目前,化学防控仍是水稻螟虫和飞虱治理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其抗性问题日益突出,导致常用杀虫剂的防效下降,亟需开发高效的新型药剂或混配制剂。因此,本文首先对江苏省近三年的水稻螟虫和飞虱的田间及灯诱数据进行分析,并对2017和2018年南京市溧水区的田间越冬代水稻螟虫和飞虱进行
学位
化学防治作为防治许多植物病害的主要方式,被大规模使用,然而大量化学药剂的使用,也造成了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对于新型绿色、低毒、低残留药剂的开发非常迫切。本论文选取四种不同剂型的1,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杀菌剂,对5种大豆根腐病中分离出的不同镰孢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抑制率进行测定,并以传统杀菌剂百菌清作为对照,比较不同剂型对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的药效影响。编号为345
学位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属于植物多分体负义链RNA病毒,由蓟马以持久性的方式传播。TSWV寄主范围广,危害严重且较难控制,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植物病毒之一,据估计每年在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目前,TSWV在我国茄科、葫芦科和豆科蔬菜上均有逐渐扩大发生和流行范围的趋势,已成为造成我国部分地区辣椒和番茄绝产的主要病毒。植物的先天免疫反应包
淡水软体动物也称淡水贝类,隶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包括生活在淡水的腹足类(Gastropoda)和双壳类(Bivalvia),淡水贝类种类丰富,个体数量大,繁殖及适应能力极强,是淡水底栖动物群落的重要组成,然而在人类和环境的双重作用下,淡水贝类的多样性和生存状况正面临重创。为持续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淡水贝类资源和保护濒危物种,对淡水贝类的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尤为重要。DNA条形码技术不仅可以
学位
稻曲病是水稻穗部的真菌病害,该病害已成为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威胁水稻安全生产。本实验室前期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ATMT)构建了稻曲病菌的T-DNA插入突变体库,从该库中筛选到一株丧失产孢能力且致病性减弱的菌株B2510。经鉴定该突变体菌株中T-DNA以双拷贝形式插入,其中一个插入位点是Uv8b_1386(编码RasGTP酶激活蛋白UvGap1)的启动子区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本研究主
学位
多菌灵是一种广谱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可用于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等,对多种作物上由真菌(如半知菌、多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我国使用广泛,使用量大。但多菌灵化学性质稳定,残效期长,对哺乳动物有毒害作用,能通过作物叶和种子渗入植物体内,并可通过食管引起中毒。生物炭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稳定性,经生物炭改良过的土壤可以增强对农药的吸附能力,减少农
学位
瘿螨是危害农业作物、蔬菜和园林植物的一类重要害螨,种类繁多,属世界性分布。瘿螨体型微小,肉眼不可见,其分类备受人们关注。马来西亚特鲁斯马迪山植物种类较多,生物多样性丰富,为瘿螨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此前尚未有人对该地进行过瘿螨相关的调查,本文首次对该地区瘿螨总科进行了系统的区系调查和分类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和保护该地区瘿螨总科物种资源提供了依据,也为评估马来西亚瘿螨总科的分类系统和世界瘿螨总
学位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影响水稻的质量和产量。长期不科学地使用农药导致害虫对化学药剂的敏感度降低,产生抗药性,这是二化螟危害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浙江省是二化螟为害的重灾区,也是二化螟用药较为复杂的地区。近年来,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甲氧虫酰肼常用于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治。本研究主要监测浙江省不同地理种群二化螟对上述三种药剂的抗性,明确浙江
学位
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NCD-2菌株作为生防菌株能有效防治作物土传病害。生防微生物在植物根际有效的定殖是其抑制土传病害的重要前提。前期研究表明,NCD-2菌株的根际定殖能力影响其生防效果。为了明确NCD-2菌株的根际定殖特性,本研究构建了GFP标记的NCD-2菌株,分析了其在棉花根部的定殖特点;NCD-2菌株可产生脂肽类抗生素surfactin和fengycin,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