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油分相关基因的家族分析及功能验证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ksong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纤维作物和油料作物。棉籽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蛋白质,被广泛应用于加工食用油、工业原料和生物柴油。本研究以BCCP、GPAT和CIPK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其在棉花中的进化和功能,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海岛棉BCCP5和BCCP7蛋白均定位在叶绿体上,酵母和拟南芥中异源表达GbBCCP5和GbBCCP7基因均能提高酵母和拟南芥种子的油分含量,海7124中分别沉默GbBCCP5和GbBCCP7基因均可降低沉默株棉籽油分含量,而过表达GbBCCP5的棉花株系可提高棉籽油分含量。2.基于雷蒙德氏棉、亚洲棉、陆地棉和海岛棉基因组数据,对棉花GPAT基因进行全面鉴定和比较分析,同时将其与油分或蛋白含量相关QTLs进行共定位,并分析GhGPAT基因中非同义突变位点与海陆群体油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GhGPAT16和GhGPAT26基因的两个SNP位点分别与海陆群体的1个环境的油分含量呈显著相关,而大部分GhGPAT基因的序列变异与棉籽油分含量的自然变异无关。分别过表达5个GhGPAT可改变拟南芥种子油分含量及脂肪酸含量。我们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棉花GPAT基因参与棉籽油含量的自然变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功能研究提供了候选基因。3.全面分析陆地棉和海岛棉中CIPK基因进化及在棉籽油分中的作用,结果显示14个GhCIPK基因与油分或蛋白质含量相关QTLs共定位,4个GhCIPKs中的5个SNPs分别与海陆群体的1个环境的油分含量显著相关。虽然大多数GhCIPKs基因与棉花油分含量的自然变异无关,但过表达GhCIPK6可显著降低转基因棉花株系中油分含量,增加C18:1和C18:1+C18:1d6的含量。此外,我们还预测了GhCIPK基因的潜在分子调控机制。我们的研究结果为研究棉花CIPK基因在棉籽合成调控中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卸荷作用广泛存在于地质作用及人类的工程活动过程中,由于卸荷作用而导致的工程岩石变形破坏现象普遍存在。随着三峡工程的蓄水发电和我国西部地区一大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文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随着全球气候和坏境的恶化及耕地资源的减少,粮食的种植面积和生产力有所降低。因此,如何提高粮食产量,已
随着模具行业向大型、复杂、精密、高效率、快节奏方向发展,其服役环境越来越苛刻,对模具及其材料的安全可靠性和服役寿命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热作模具服役时受高温+大应
蔗糖是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百合中同化物从源到库运输的主要形式,库器官的蔗糖代谢,直接影响着光合产物的运输和分配,进而影响库器官的形成和发育。珠芽为百合属植
400多年前,被誉为“现代物理学之父”的伽利略发明天文光学望远镜,并基于天文观测证明了不朽的“日心说”,自此之后,人类利用光学望远镜探索茫茫宇宙空间的脚步从未停止。但
近年来,随机非线性系统的研究受到了极大关注。和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相比,随机非线性系统因随机干扰的存在和影响而使得系统性能更加复杂和多变。稳定性始终都是系统分析和综合
自然界中,植物通过复杂的防御系统来应对不同取食机制的昆虫。随着植物和昆虫的共同进化,昆虫也进化出了规避植物防御系统及提高自身取食的能力。在这种进化过程中,水平基因
低碳绿色发展是当今经济社会在可持续发展要求下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将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应用于相关行业尤其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行业转型发展中,寻求行业发展与生态环
碳纳米管具有十分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在纳米电子器件、复合材料、传感器等诸多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工业化生产碳纳米管以化学气相沉积(CVD)为主。火
纵观世界金融发展历史,金融结构的变迁与包括金融监管制度在内的金融制度密切相关;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和优化受到一定时期金融发展水平即金融结构的影响和制约。金融结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