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合理的城市扩张违背了生态保护需求,带来的城市生态问题愈加严重。城市住区微气候环境是城市区域气候环境中,是和人群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微气候环境。而城市住区的绿地空间韧性,也是城市韧性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住区绿地空间适宜的规划与设计能够改善住区微气候环境,加强住区空间韧性。本文旨在梳理相关城市住区微气候与住区绿地的理论研究,结合上海老小区,洛柳社区的绿地空间实地调研、归纳整理,结合德国地理学家研发的城市微气候环境模拟软件ENVI-met对调研小区内不同布局形式的绿地空间进行微气候模拟和数据分析。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上海老小区绿地空间对于住区微气候的影响,分析不同的绿地空间布局形式和植物配置结构所营造的微气候环境特征,运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式,表明景观对微气候环境的影响,并提出老小区绿地空间韧性改造策略。通过对上海洛柳社区的调研、归纳总结出上海老小区绿地空间布局和组合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得到三种住区绿地空间布局形式,即平行式、建筑围合式、绿化围合式。实测与模拟表明,在上海同一时间内不同的空间布局类型和植物配置结构的绿地空间,其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微气候要素变化有所差别,空间韧性情况也存在差异。建筑围合式绿地受到建筑阴影的影响最大,绿地空间具有封闭性,虽然微气候因素稳定,但是绿地空间韧性较差;平行式绿地的特点是,对温度升高的具有一定缓解功能,并且因其场地通风性高,在结合合理的植物配置后,能够具备较强的绿地空间韧性;绿化围合式绿地,同样具有一定封闭性,通常受绿化植物遮蔽,虽然能够有效减缓太阳辐射,但是过于茂盛缺少修剪的大乔木,对风道会形成一定阻碍,所以只有保持对绿化围合式空间的植物维护和修剪才能有效提高其空间韧性。本文结合ENVI-met对洛柳社区实测的三种类型绿地空间进行建模和模拟分析,将其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与分析后,调整模型中的内部模式,从而提出老小区绿地空间微气候适应性改造策略。具体在进行老小区绿地空间的改造时,首先应考虑绿地空间的通风情况。其次,改造场地要合理搭配绿化植物的冠幅和垂直结构。再次,结合场地主导风向和住宅群组合布局形式,合理设置公共设施、场地步道的空间布局等。最后,应在场地内适当增加屋顶花园等竖向性绿地设计和雨水花园等水景景观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场地有效的调节微气候环境,更能够提高住区绿地空间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