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业是农业发展的内因,是决定性因素。世界种业发展史表明,每一次的品种突破都极大的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因此育种创新要先行。自2000年种子法颁布,我国结束了长期的政府垄断时期,市场化的改革道路给了种子企业自由发展的空间。2016年新种子法的实施,提出了要以种子企业为核心,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的产业群,中国种业的发展进入了转型期。江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农业省,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近年来取得粮食“十一连增”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6%,但是企业整体实力偏弱,育繁推脱节的问题却仍然阻碍着江苏种业做大做强。本文首先查阅大量文献,对世界乃至中国种业的发展是进行大体了解,并利用大量统计数据对中国种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江苏种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对江苏种业市场结构进行定性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对江苏省种业种植结构的分析,发现江苏省还是以自身的优势作物水稻为主,小麦的种植面积紧随其后,二者占据了江苏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70%,但是油菜以及棉花种植面积成下降趋势;江苏省种子市场整体供给大于需求,企业长期有种子库存,种子商品化率大大提高,种子产业市场化程度加深;利用集中度的衡量,发现江苏省种业市场结构还是比较松散的,企业自身规模小,育繁推以及大企业还未形成气候,销售额水平不高,全国销售额前十的企业还未出现江苏省的企业;人员结构不合理,科研人员数量不够,硕士以上学历的科研人员占比偏低,科研投入经费不足,导致大部分种子企业仅仅停留在买品种进行销售的环节,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行为;产品差异化程度小,使江苏省种业无法发挥自身的优势,难以形成自身的特色,售卖假种现象存在;进入壁垒实际上很低,而退出壁垒很高。这种市场结构决定了江苏种子企业定价具有完全竞争定价特性,并且市场绩效整体水平较低。通过上面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创新财政支种方式,二是提升种子市场监管能力,三是完善商业化育种政策体系,四是升级种子产业化结构,五是发挥种业协会服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