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是一个经营货币的企业,通过信用中介的职能实现资本盈余和短缺之间的融通,借助“杠杆化运作”和“期限转换”完成资金供给和需求的对接,这使得特定时点上的清偿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流动性问题日渐凸显。2013年6月的“钱荒”,2015年、2018年银行间市场多次大幅度的流动性波动,2019年“包商银行”的被接管以及“锦州银行”事件证明,如何以合理或可接受的成本满足负债偿还或承诺兑现所需资金的能力,即如何在成本可控、结构合理的负债结构下做好流动性管理,是各大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难题。然而一直以来,商业银行主动负债与流动性的关系研究存在较大的理论分歧和实证结果争议,主动负债究竟是改善银行流动性,还是带来流动性风险,尚无一致结论,这也暗示银行主动负债与流动性可能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主动负债比重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机制是什么?而大型银行与中小型银行二者关系又呈现哪些差异?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结合银行主动负债和流动性的理论和现实状况从非线性的角度研究银行主动负债比重与流动性的关系,剖析主动负债究竟对银行流动性产生什么影响。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四个层次:一是银行主动负债、流动性管理的发展背景与现状描述;二是银行主动负债与流动性关系的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三是以2007年至2018年中国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检验主动负债比重与银行流动性的倒U型曲线关系;同时,按照银行类型进行区分,研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型商业银行在二者倒U型关系中的差异性。四是从银行角度提出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如何完善主动负债管理,以实现主动负债和流动性管理协同发展;以及从监管层面如何做好市场建设与制度支持、对增进主动负债与银行流动性的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出参考性建议。
本文研究发现,主动负债业务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呈现两面性,二者关系呈倒U型:对商业银行而言当主动负债比重处于适度区域时,主动负债能够有效缓解流动性不足;当主动负债比重超过适度区域时,有损银行流动性。因此,忽视主动负债工具的重要性不利于银行分散负债风险,影响银行流动性获取能力,但是过度依赖主动负债工具同样会带来风险积聚和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问题,从而造成流动性风险。同时,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了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主动负债比重与银行流动性关系的差异性。相比于中小型商业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主动负债比重与流动性比例之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更加平缓,且对称轴更加偏右。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弥补了国内单一视角分析主动负债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研究的局限性,用非线性模型研究主动负债与银行流动性的关系,丰富了主动负债的经济后果研究。主动负债与银行流动性的这一辩证关系,对银行负债工具的选择具有一定启示。二是本文发现国有大行能够有效管理和控制更大比重的主动负债,而中小型银行过度依赖主动负债的负面效应更加突出,超过适度区域时对银行造成的流动性损伤更加明显。该结论对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特征优化负债结构、提升流动性主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结合银行主动负债和流动性的理论和现实状况从非线性的角度研究银行主动负债比重与流动性的关系,剖析主动负债究竟对银行流动性产生什么影响。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四个层次:一是银行主动负债、流动性管理的发展背景与现状描述;二是银行主动负债与流动性关系的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三是以2007年至2018年中国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检验主动负债比重与银行流动性的倒U型曲线关系;同时,按照银行类型进行区分,研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型商业银行在二者倒U型关系中的差异性。四是从银行角度提出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如何完善主动负债管理,以实现主动负债和流动性管理协同发展;以及从监管层面如何做好市场建设与制度支持、对增进主动负债与银行流动性的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出参考性建议。
本文研究发现,主动负债业务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呈现两面性,二者关系呈倒U型:对商业银行而言当主动负债比重处于适度区域时,主动负债能够有效缓解流动性不足;当主动负债比重超过适度区域时,有损银行流动性。因此,忽视主动负债工具的重要性不利于银行分散负债风险,影响银行流动性获取能力,但是过度依赖主动负债工具同样会带来风险积聚和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问题,从而造成流动性风险。同时,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了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主动负债比重与银行流动性关系的差异性。相比于中小型商业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主动负债比重与流动性比例之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更加平缓,且对称轴更加偏右。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弥补了国内单一视角分析主动负债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研究的局限性,用非线性模型研究主动负债与银行流动性的关系,丰富了主动负债的经济后果研究。主动负债与银行流动性的这一辩证关系,对银行负债工具的选择具有一定启示。二是本文发现国有大行能够有效管理和控制更大比重的主动负债,而中小型银行过度依赖主动负债的负面效应更加突出,超过适度区域时对银行造成的流动性损伤更加明显。该结论对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特征优化负债结构、提升流动性主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