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2011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特点,了解常见病原菌的初始经验治疗药物与体外药物敏感性实验的符合率,分析细菌培养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下呼吸道感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2011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1923例,采集痰液、肺泡灌洗液、穿刺液及血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应用西门子公司Microscan Walkaway96系统进行菌种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Microscan Walkaway96系统结合纸片扩散法(KB法)。病原菌的分离率及耐药性统计应用Whonet5.6软件进行分析。选取培养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曲霉菌的病例,调查抗生素的治疗情况,研究初始治疗抗生素与体外药物敏感性实验的符合率。结果:1923例患者中共送检1441例进行了细菌培养检查,送检率74.9%,去除同一患者反复分离的相同菌株,共培养出579株病原菌,分离率40.2%。其中检出细菌316例(占54.6%),真菌263例(占45.4%)。下呼吸道感染分离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位列前五位的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第二位的是肺炎链球菌;分离出的真菌仍主要以念珠菌属为主(占真菌92%)。本研究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较低,除氨苄西林及哌拉西林外,耐药率均低于30%,未发现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的菌株;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于10%,对环丙沙星耐药率超过7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低于1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达16.7%;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于15%,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达34.3%;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本研究通过对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曲霉菌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使用的抗生素与药敏结果的符合率、患者症状的改善、病原菌的清除,从而判断它们是致病菌的可能性。通过分析发现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曲霉菌为致病菌的可能性分别为:91.5%、55.8%、28.6%。结论:下呼吸道感染分离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阿米卡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无耐药。痰培养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是病原菌的可能性较大,应该考虑患者个体因素,依据药敏实验结果适当调整用药。当分离得到铜绿假单胞菌、曲霉菌时要综合分析患者基础疾患、高危因素等多种因素,做出诊断,不要盲目依据培养结果更换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