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中尉的女人》(以下简称《法》)是英国后现代主义作家约翰·福尔斯的一部畅销小说。本文着重从后现代叙事角度评析福尔斯的《法》的创作艺术。笔者认为福尔斯的小说创作应该放在后现代语境下评价。在《法》这部小说中,由于作者模仿了维多利亚小说形式,本文还将探讨维多利亚现实主义小说叙事的一些特点。 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 绪论部分回顾了《法》的创作背景以及国内外对《法》的接受状况和研究状况。在简单地介绍作品内容的同时,说明了本论文的选题理由及批评立场。 第一章:两个不同本体世界的张力。这是这篇小说叙事的一大特点。写作与阅读《法》的二十世纪与《法》中虚构的十九世纪是两个不同的时代。作者主要是通过时代误置手法来制造张力。这里的时代误置是通过以下几个技巧:一是将一个有现代思想和心理的女主人公萨拉放置于19世纪;二是在十九世纪的语境中频繁提到二十世纪。再一个手段就是让二十世纪的叙述者与他虚构的十九世纪的人物一起出现在故事中。《法》的另外一个叙述特点就是有两个平行、相似的叙述层:写作的作者与阅读的读者(同时代)处于同一个层面;撒谎的萨拉与钻圈套的查尔斯处于同一个层面。这两个层面不同,前者处于20世纪的现实世界,后者属于虚构的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但是叙述者(福尔斯)—读者与萨拉—查尔斯与之间有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而使得《法》的叙事结构呈现多元化。萨拉与查尔斯玩游戏:她时而是荡妇,时而是圣女。叙述者与读者玩游戏:他时而是无所不知的上帝,时而是平庸的凡夫俗子。游戏的结果是读者与查尔斯获得自由,找回了“自我”。这种相似性进一步混淆了两个不同世界的界线,加强了叙述的不确定性。 第二章:维多利亚叙述和现代叙述。这两种风格在互相争夺叙述控制权,但是有趣的是:真正的叙述控制权既不在维多利亚的叙述,也不在现代的叙述,而在于它们之间。《法》单凭维多利亚叙述或现代叙述都不能成其为《法》。维多利亚的叙述特点主要是现实主义的。传统现实主义的三大特点:现实错觉,封闭叙述和话语等级。本章重点论述了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上帝式全知叙述、作者介人插话等技巧。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动机论”,即如何使作品更符合现实逻辑,更有真实感。这个维多利亚声音就是遵循这些传统。现代叙述的声音主要是后现代主义的。现代主义的主要特点是高度的审美自觉意识和对现实主义表述的放弃。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也具有现代主义的一些特点,但相比之下更注重“自我映照”。所以后现代小说通常被叫做“元小说”或“自恋小说”。《法》中的现代叙述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映照”,使得这篇小说具有很浓的“元小说”或“自恋小说”的特点。再一个区别是:现代主义创作的主导价值是新颖,而后现代主义则爱重温过去。在这部小说里,叙述风格模仿了现实主义、跨越了现代主义,最后归落于后现代主义. 第三章:历史、虚构和互文性。本章探讨了历史与虚构文学的关系并重点阐述了这部小说中的互文性这一文本策略。这是后现代主义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 《法》具有历史小说的特点。但是《法》又是一部虚构作品,是在十九世纪历史背景下虚构的一个故事。《法})中的历史与虚构的结合构成了这部小说的互文性,而这种互文性反过来成了这部小说的最成问题的一种叙述策略。《法》这部小说通过把客观叙述性(也就是历史)转化为主观叙述门虚构入从而产生了它的理论化效果,具有理论小说的特点。这种模式在把历史转化为故事的过程中强化了叙述性的功能,构成了互文性,使得我们不仅想到过去历史的实际情况,还想到历史在其他文本中的表现方式。这种互文性极大地拓宽了读者的阅读与想象自由,既解构了维多利亚上帝式叙述权威,也解构了现代叙述的实验性与自觉性。 《法》中的互文性主要表现在:借用和模仿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和科学文本形式。就象一个单词或一个人,任何叙述都不是孤立的岛屿。《法》与其说是一部“内转向”的自觉性小说,还不如说是一部这样的小说:它向外借鉴其他的叙述文本和貌似中立实际加强了价值的表现方法。 最后的结语部分简要地总结了《法》的后现代叙事,并对约翰·福尔斯一些有关的创作思想作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