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是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产业化以后,新实现工业规模开发的可成纤聚酯材料。PTT优异的回弹性和易染性引起纤维材料界的瞩目,国外已把它列为21世纪的新型纤维之一。另外,PTT在工程塑料领域的研究亦逐渐开展起来,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工程塑料。碳纤维(CF)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良好导电性、密度小、耐腐蚀、耐高温的特种纤维,应用于改性工程塑料取得了很好的增强效果。本文基于PTT的化学、物理特性,并结合聚合物增强改性原理,制备了PTT/短切碳纤维(SCF)复合材料,并系统地研究了它的结构和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
⑴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TT/SCF复合材料,并分别用毛细管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拉伸和冲击实验机、高阻计和高频Q表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形态结构、力学性能和电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断面上的SCF表面附着PTT树脂,界面结合性较好,保证了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即随SCF含量增加,拉伸强度逐渐增加,而冲击强度在碳纤维含量为5%时最大。PTT/SCF复合材料熔体表现出复杂的流变行为:在剪切速率<130 s-1时,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属于膨胀性流体;当剪切速率>130 s-1时,表观粘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属于假塑性流体。在碳纤维含量为2 wt%时,表观粘度、粘流活化能最大。随着碳纤维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电阻率逐渐降低,复合材料由绝缘体转变为半导体材料,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也随碳纤维增加而逐渐增大。
⑵复合材料的结晶形态表明碳纤维不但发挥了成核剂的作用,而且对基体结晶的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碳纤维作为成核剂,使基体中晶核数量增加,使得更多PTT球晶在有限的空间里生长并相互碰撞,导致球晶平均尺寸减小;由于碳纤维与PTT链之间的相互作用,使PTT晶片在结晶过程中发生了周期性的扭转或位错,更有利于生成环带球晶。在等温结晶条件下,温度不同,即过冷度的不同对结晶形态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有样品都有一个环带球晶向正常球晶的转变温度,而复合材料的转变温度较低。
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PTT/SCF复合材料的熔融和结晶行为,结果表明:SCF使PTT的起始结晶温度提高,晶体生长速率加快。结晶后的复合材料在熔融过程中出现再结晶峰和双重熔融峰。PTT/SCF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表明,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各个样品结晶峰值温度Tcp向低温移动,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也随之增加。
⑷采用Jeziorny, Ozawa和Mo理论分析了复合材料非等温结晶初始阶段的动力学。结果表明,纯PTT的非等温结晶的成核方式以均相成核为主,PTT/SCF复合材料的成核方式以异相成核为主,生长方式以三维生长为主,碳纤维大大提高了PTT的结晶速率,并且碳纤维含量越多,晶体的生长速率和生长维数越大;用Friedman法测定体系的结晶活化能,结果表明碳纤维的加入提高了PTT的结晶能力,而且碳纤维含量越多,体系的结晶能力越强。
⑸热重分析(TGA)测定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的结果表明,碳纤维和PTT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抑制了PTT分子链的分解,从而使最大失重速率温度向高温移动,复合体系的热稳定性优于纯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