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民族地区政府绩效评估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深入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行政区划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发展还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所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一直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的变革管理的内在要求,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国家政府绩效的最终目标和价值归宿。而作为衡量、评价、监督政府行政的有效手段,政府绩效评估则直接影响到地方政府日常行政管理中对“服务者”角色的树立、服务意识的重塑,从而影响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构建服务型政府不仅是我国各级政府顺应时代变化的新要求,也是加快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从而提高政府绩效的有力途径。民族地区政府绩效评估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有效结合将从管理体制上积极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维护我国少数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从少数民族地区政府绩效评估的现状出发,反思民族地区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与指导思想,重塑民族地区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将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与民族地区政府绩效评估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起政府绩效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深层关系;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如何以政府绩效评估作为评价、监督、促进、改善政府管理的有效手段,来促进政府职能由“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从而构建服务型政府。本文在论述过程中采用实例研究法,基于对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其下辖市县政府绩效工作的调查研究,探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其下辖市县在政府绩效评估实践中的特点、问题、困难,分析政府在构建以“服务导向”为理念的服务型政府上所做的努力。结合一般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相关研究及实践,以小见大,指出少数民族地区在政府绩效评估实践上存在的明显问题,并给予一套比较完整的改进措施和建议。本文的重心也就是这套比较完整的改进措施和建议——服务型政府视野下民族地区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思路。这部分主要对上述几个部分的理论和分析给出一个全局化的总结,提出在构建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民族地区政府绩效评估的整体框架和基本思路。包括服务型政府视野下民族地区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目标选择、评估内容以及具体的具有针对性的路径选择,以便能助力于改进、完善民族地区政府绩效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