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教育部批准、升格了一大批的本科院校,并指示办学定位为“应用型”,学者们称此类院校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遵循服务地方的原则,以本科教育为主,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为导向,突出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以应用型专业教育为基础,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院校。此类院校究竟如何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新常态的发展,倍受高等教育界的关注。良好的师资是学校发展的关键,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综合能力。这正是笔者研究“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旨意所在。本研究围绕“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界定、产生和崛起的原因、“新建应用型本科教育”概念特征及对教师专业化的特殊性要求、目前此类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国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模式及给我们的启示,通过文献分析、专家访谈法、调查研究、个案分析等方法,探讨“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和策略。本文从影响其发展的四方面因素分别提出应对策略。一是,国家政策方面:国家给予资金支持以保障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快速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定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的晋升制度,引导教师发展科学研究向实际应用转型,调动其积极主动性。二是,社会方面:以产学研合作为平台,培养“双能型”教师。三是,学校方面:设立教师发展中心、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加大教师专业化发展力度及经费支持、利用网络信息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建立“多元化”教师培训体系、引进优秀人才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步伐。四是,教师个人方面: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提高自身素质、树立专业化发展意识、倡导终身学习。本文探讨了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中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