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寺院经济与社会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c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史为鉴,可以知古今,对南宋时期的寺院经济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揭示南宋社会佛教与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貌,反映佛教历史发展规律和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可以为当前我国寺院经济文化建设以及政府解决宗教的若干问题提供重要的历史参考,为当前佛教在现代化社会的未来寻求积极的出路。
  本文以南宋时期的寺院经济为研究对象,立于宗教文化、社会历史以及政治经济的综合视角,将寺院的经济活动状况放置到包括寺院本身在内的社会以及历史发展中去考察,并结合宗教信仰理论、经济行为理论、社会伦理理论、政治阶级学说等等理论学说,探讨南宋时期寺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
  本文的篇什结构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就选题缘起、研究理论视角和方法论的选择作出解释,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著述进行必要地述评和分析,并针对本课题文献资料的利用和注意事项作出相关说明。
  第一章以南宋寺院财产构成为论述的出发点,从宗教属性、自然属性、产业类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类,并结合寺院财产管理的僧职设置、寺院产业的财富积累活动作出分析,并对南宋寺院田产来源及其社会关系进行再讨论。寺院财产构成和分类揭示出寺院常住财产在宗教仪轨、法事等活动中的作用及其不可侵犯的神圣性,通过揭示寺院田产来源的途径及其背后诸如社会政治、自身社会发展等因素又可以发现寺院常住财产所具有的世俗化特色,体现出寺院与南宋政府即相互利用又相互排斥的社会关系以及佛教在世俗社会发展中其性格的两面性。
  第二章对南宋时期寺院农业、手工业、工商业的经营进行多角度地透视。这一时期寺院农田的开垦及其多样化种植,反映出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以及追求自我生存的社会权力,体现出它并非完全具有寄生性这一社会特征。从以普请制和租佃制为主要农业生产管理操作模式来看,其农业生产既反映出宗教意义上的“人人皆有佛性”的平等观,又反映出僧众作为社会土地所有者在整个社会阶层中所带有的剥削性质。以宗教、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视角去探讨南宋寺院手工业可以发现寺院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有莫大的关系,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寺院僧众从事手工业,有促使寺院僧众从土地束缚中脱离的迹象,这对政府进行僧团控制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因此政府对僧众从事手工业的生产活动的控制势必加强,这即是出于政府对社会经济控制的目的,又是出于其宗教管理控制的目的。从事商业经营是南宋寺院经济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政府对于寺院商业活动,诸如贩茶活动的控制体现出政府社会管理及宗教管理政策的灵活性特点。从宗教信仰理论的角度看,佛教社会与世俗社会的财富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僧众不以财富为执着,而是将其作为修行的善增上缘,但是从佛教世俗化的发展来看,僧众商业活动对其信仰力的巩固确实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第三章探讨南宋时期寺院的税收问题。这一时期寺院两税的缴纳是政府控制寺院经济过分膨胀的一个重要手段,这对于此时期佛教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这亦再次证明:佛教在产生及发展过程中其各个要素迟早要被全面置入社会化大语境中,其信仰的精神层面及物质层面应时时地契合佛教所处的时代,两税的缴纳说明佛教在南宋这一社会历史时期下,其自身发展对于世俗王道秩序的遵守。另外,其两税的蠲免实际上是世俗政权对于佛教经济强化行政干预的一个重要表现,一定程度上使政府加强了对于佛教的管理与控制,佛教的社会发展亦因此更为倚重世俗政权。此外政府对寺院多项附加税的苛敛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社会正常经济发展秩序,这种付诸于政治强权的经济掠夺对于政府财政收入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这种缓解亦只是暂时的,其对于经济推动的可持续力在逐步地降低,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实际上愈来愈多。而寺院逋赋行为的乱象则是这一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反映出寺院在面临苛捐杂税压力下与世俗政权之间的博弈和斗争,同时亦反映出寺院自身经济发展过程中寺院僧众对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不当适应。
  第四章以“南宋时期僧团管理与寺院经济”为题目,重点探讨度牒、免丁钱、功德坟寺三个重要内容。度牒除了具有经济支付功能以外,其所带有的宗教意义及由此而产生的某些经济特权是世人争相购买的一个最主要原因。总体来看,度牒的大量发售既是源于政府解决财政短缺、筹集军费、救灾费用等原因,又是源于度牒独特的身份,这种身份即带来宗教利益同时又带来政治利益,而根本上说是世俗的经济利益,换言之,度牒的滥发是政府与寺院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是政权与教权相互结合所产生的社会现象。免丁钱的征收使政府对于僧道的人身控制趋于加强,而以佛教教派及僧众等级差别为标准进行免丁钱的缴纳,极大程度地加重了佛教教派和寺院僧众内部的等级分化,反映出政府在经济、宗教政策实施过程中没有采用“宗教平等”之原则,这是南宋政府宗教政策的一大失范。此外,功德坟寺的创建造成了世俗政权对于寺院财产的侵夺,虽然寺院往往还会享受到一系列的权益,但是在整个社会来看,世俗统治阶级通过创建功德坟寺进行财产经济扩张,致使寺院经济发展的独立性逐渐减弱。
  第五章先以“佛教社会救济”这一具体内容,对南宋时期佛教僧众慈善救助的行为进行分析,并结合其社会影响和对僧团自身建设和发展的作用进行讨论,揭示出佛教通过社会救济活动实现其自身发展的宗教信仰因素和政治经济因素,并且认为从事社会救济活动,极大程度地改善了寺院与政府的关系,尤其是佛教僧众与仕绅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政府对于佛教发展的某些顾虑,对于缓和政教矛盾以及佛教获得政治支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寺院经济之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政治条件。其次本章通过对寺院参与漏泽园事业及社会桥梁建造的活动进行分析,意在表明佛教与社会之间存在双赢互惠的模式,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改善了寺院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及外部物质条件,同时对于世人乃至是现在的人都带来了福祉,使佛教对世俗社会的适应性得以加强,寺院自身的经济发展亦产生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所以参与社会慈善公益是南宋乃至是当前时期寺院经济发展的一个良好的契机。
其他文献
"圣人"是先秦儒家诸子的重要概念,儒家崇尚道德仁义,如何成为一个圣人,是儒家学人终身不断追求的修养功夫。关于先秦儒家代表人物一孔、孟、荀圣人观的研究其实不少,以人为出发点,则可参考的文献典籍相对较多,但针对《论语》、《孟子》、《荀子》文本所展现的孔、孟、荀圣人观,则相对较少,值得我们着墨研究。  本文透过"圣之词义"解释及比较《论语》、《孟子》、《荀子》所提及之"圣人"及其观点,逐一比对孔、孟、荀
学位
视域融合这一术语出自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然而从六十年代以来,视域融合的具体方法却少有研究。这是因为,《真理与方法》从一开始所要寻求的就是超越方法的真理,其中,伽达默尔深刻批判了狄尔泰解释学中的方法论主义。这种倾向沿袭了以笛卡尔为代表的近代精神,认为只有通过特定的方法才能得到真理,从而把方法凌驾于真理之上,这样就偏离了真理游戏的本性。伽达默尔反对这种倾向,而坚持认为真理本身是超越方法的。理解是朝向
日本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就受到中华文化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且对于中华文化研究一直颇为重视。《庄子》很早就传到了日本,到了近代,日本学者开始对其哲学、文学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得到了不错的成果。二十世纪以后,日本运用西方的学术方法和框架,重新研究《庄子》思想,产生了大批的学者和大量的著述,尤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涌现出一批重量级的庄学研究者:如森三树三郎、福永光司、金谷治等等。他们有比较扎实的中
学位
在《判断力批判》的导言中,康德试图通过一个先验演绎证明“自然合目的性原则”是反思判断力的一个先验原则。既然《判断力批判》是对于一般而言“(反思)判断力”这一认识能力的批判,这一证明倘若成功,则《判断力批判》全部工作在先验哲学中的基础便得到了证明,从而这一演绎将成为全书的核心论证。而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演绎论证的分析表明,这一演绎虽然能够为一条在某种意义上被称为“自然合目的性原则”的先验原则辩护,但却
学位
受试者保护工作体系(Human Research Protection Program,简称HRPP)是目前国际知名生物医学科研机构在加强医学研究管理和促进受试者保护方面通用的有效工作模式,其目的是保护参加生物医学研究和行为学研究的受试者的权利和福利。本论文即是对目前HRPP发展和运行状况较为完善的美国HRPP体系的考察。论文第一章首先从宏观视角(美国)和微观视角(美国医学科研机构层面)考察了HR
人类凭借自身智慧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但在享受现代工业文明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全球化背景下,这种代价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根基。人类正处于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拐点上,各主流意识形态纷纷对环境问题进行了反思。在这个反思过程中,人类思想史上的许多资源被重新过滤,一部分左翼知识分子认为马克思深邃而丰富的思想始终保持着通往几乎所有重大问题域的路径,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
正义问题亘古而弥新,自人类社会有史以来,人们便开始了对正义问题的思考。正义作为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个重要尺度,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相随,并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正义问题要从阶级、民族、国家和时代等因素出发予以考察。“法律正义”就是以法律制度为视角和维度。法律正义不仅仅具有道德伦理内涵,还是一种代表着社会正义、具有正义价值的社会体制。本文是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法律正义问题的思考,通过对正义、法律
学位
本论文旨在探讨亚里士多德对巴门尼德存在问题的回应及其随之阐发的深层理论的相关问题,试图清理出亚里士多德的巴门尼德回应如何相关于他自己的这些重要学说。笔者拟通过探究亚里士多德如何在自然哲学著作和《形而上学》著作中来回应巴门尼德的存在问题,同时就其学说目的和理论背景来分析这一回应是如何可能的,以评价这一回应是否是成功的;进而我还将考察这一回应如何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亚里士多德的相关学说。  因此将重点考
“游文于六艺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是早期儒学的重要特征,早期儒家颇重从经典文本(“六经”)中诠释出自身以“仁义”为核心的思想主张。就《诗》而言,早期儒家引《诗》、论《诗》材料可以看作儒家哲学议题的表述者、承载者与引发者,早期儒者对《诗》的诠释实际上构成了早期儒家哲学的生成方式。  第一章讨论《诗》的儒家经典化问题。《诗》本为“周官之旧典”,作为早期儒家所“遭遇”到的文化语境,《诗》在春秋末期的存在
学位
禁忌是宗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而时日禁忌是道教禁忌中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本文着重探讨道教各种时日禁忌形成原因,以了解道教禁忌文化,更进一步地说,了解禁忌文化背后的道教思想。因此,本文分为五个章节对道教时日禁忌进行探源。  第一章是对道教时日禁忌的界定和分类。道教禁忌属于禁忌中的一类,因此首先对“禁忌”的概念进行辨析,从英文“塔布”词源、中文“禁忌”词源来分析禁忌的含义,得出禁忌的特征。其次,对道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