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专业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endy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有一定的独立性,有它自身的规律,同时,它又是整个社会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会这个更大的系统中,体育与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事业、军事、教育等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运动训练中加强人文教育是提高运动技能,促进运动员有运动个性的全面发展的竞技教育。竞技教育研究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对于改进过去偏重于提高运动员体能的“物化”训练,推进它由“物本位”向“人本位”转变,促进国家“道德竞技”体系的形成。在学习社会学、教育学、体育学、体育科学、体育人文学专业的基础上,通过采取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专家访谈法得到了许多关于运动训练专业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情况和有发展性的见解,对完成论文打下了良好基础。在首先理清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理论,为体育院校运功训练专业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现实价值奠定理论基础;然后,通过调查,结合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找到现实依据;理论联系实际,提出基于运动训练专业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原则及对策。通过研究的结论是:学生对运动训练专业教学人文性的内涵存在偏解;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力度还是不够;在教学方法上,已从“注人式”教学方法向多种教学方法转变;教师比较注重营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运动训练课环境。目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误区及其产生原因主要是:道德规范的塌陷;在教育观念上还存在着模糊的认识;传统体育课程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教师素质状况有待提高;学生自身不够努力等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运动训练专业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对策应从转变教育观念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基础;创新和发展是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理论要求;积极构建有利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保证;推进“人”的文化教育方面着手。
其他文献
作为孩子人生道路上的重要伴侣,父母不应该成为应试教育的帮凶,应该支持自己的孩子成为生活的主人。但现实生活中,作为孩子的关怀者,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关怀已经远远地偏离了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的重大变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以及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因此,探索和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对于
我国网络教育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国外资本的注入,竞争日益加剧。网络教育产品不同于一般商品,其本质是网络教育服务。中国网络教育在经过早期的原始积累后
本研究以教育文化学、成人教育学相关理论为理论视角,走进土楼人的生活,研究土楼人的非正式学习,试图从土楼人生活的文化土壤中挖掘其文化的特色及其在成人生活中的教育功能
学位
社交网站广为流行,成为人们进行人际交往的主要平台。其中,使用社交网站的一种主要行为是进行网络自我表露,同时这一行为也是使用社交网站的主要动机。已有研究表明网络自我
创造力是现代社会各个领域(教育领域和经济领域等)的重要资源。基于创造力的投资理论,个体的创造力会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Sternberg & Lubart,1992)。而在这些因素中,
伴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网络通讯的持续发展和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校际远程协作学习作为有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加强校际师生协作交流、促进优秀教学资源共享的一种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