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以爱因斯坦为例,从科学家概念的界定和科学家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入手,通过对科学家拥护科学自主性、捍卫学术自由,重拾公众信任的论述,阐明科学家承担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形式。通过对科学家自身的因素、宗教因素、法律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因素以及经济因素的探讨,分析了影响科学家社会责任感的因素。最后文章结合社会角色、社会化、社会控制、社会组织等社会学理论和萨顿等学者的学术思想,提出科学家社会责任感的建构机制。第一,通过对国内外科学社会学学者对科学家社会责任感的相关文献总结,发现国外学者从社会角色这一概念提出之后,才逐渐重视科学的社会责任感研究。其中巴伯、默顿、贝尔纳的研究比较显著,分别从对待科学后果的态度、科学精神对行为的约束以及科学成果产生的社会影响几个角度来分析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国内学者以李醒民等为代表,对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表述。国外学者虽然对科学家社会责任感这一主题早有研究,但是对爱因斯坦社会责任感的研究多体现在传记类著作,国内学者以爱因斯坦的书信、演讲为素材,从不同侧面侧展现出爱因斯坦的社会责任思想。第二,从科学家社会角色形成过程、角色期待、角色功能的角度界定了科学家这一概念,并从社会价值观念和科学规范的角度阐明了科学家社会责任感的内涵,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范围。第三,从科学家拥护科学自主性、捍卫学术自由,重拾公众信任几个方面论述,阐明科学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形式。其一,以默顿和小李克特的学术思想为代表,从科学与外部社会互动的角度及科学共同体的内部管理体制的角度阐述了科学家拥护科学自主性的具体体现;其二,从社会对学术自由的限制、学科专业化对学术自由的限制、独立人格对学术自由的限制的角度论述了学术自由的有限性;其三,建议科学家通过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揭示事实真相来提升公众对科学家的信任,从而帮助科学家履行社会责任。第四,结合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案例,从科学家自身的因素、宗教因素、法律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因素以及经济因素这几个方面探讨影响科学家社会责任感的因素。从科学家本身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来看,科学家在科学共同体扮演的角色能够敦促科学家研发有益于社会的产品,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能够呼吁和平,反对战争;从宗教因素看,宗教可以像“扳道士”一样,将科学牵引到造福人类的方向上来;从法律因素上看,法律与道德的完美融合,使科学家由内而外的提升社会责任感;从文化因素来看,科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能够传递造福人类的文化观,科学中的文化价值就是科学家所具有的道德素养;从政治因素上看,社会主义制度较资本主义更注重科学满足社会需求的价值,更能事科学达成造福人类的目的;从经济因素来看,科学家要在保有科学良心的前提下,抵抗市场经济的诱惑的同时,不能抛弃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杜绝科学腐败、虚伪造假以及预防科学成果的不良影响。第五,基于上述研究的结果,结合社会角色、社会化、社会控制、社会组织等社会学理论和萨顿等学者的学术思想,提出科学家社会责任的建构机制。这些机制不仅为我们指明了培养科学家社会责任感的方向,也为科学与人文的互动交融提供了现实路径。萨顿的科学人性化的培养理念,科学家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和国际组织的行为,以及道德法律对科学家的内外制约,都为当代科技工作者培养社会责任感提供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