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涯心理资源是个体不断适应外在变化的生涯环境,自主的选择和塑造环境,以达到生涯成功的心理属性的整合,是提高组织灵活性和实现个体生涯成功的交点,是近年来生涯心理学领域一个新理念。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从心理资源的结构、测量和相关研究对生涯心理资源进行了综述。然后,再从经历过职业转换,取得生涯成功者的在职业人员的访谈中探索生涯心理资源本土化理论结构,并围绕大学生的生涯发展现状和生涯心理资源的理论结构,编制了符合中国大学生的生涯心理资源量表;其次,在此量表的基础上,系统的考察了我国大学生生涯心理资源的特点;接着,从发展满意度和职业决策两个层面上探讨大学生生涯心理资源的作用机制。在生涯心理资源对大学生发展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中,我们引入了就业压力这个研究特点,探讨生涯心理资源、就业压力和发展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初步构建大学生生涯心理资源的影响效应模型;最后,结合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和职业决策的理论,探讨不同生涯心理资源水平大学生的认知加工特点,以及对职业决策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分为五大部分(共七章),围绕生涯心理资源的理论建构,大学生生涯心理资源的特点,大学生生涯心理资源对发展满意度的影响,不同生涯心理资源水平大学生社会认知加工及生涯心理资源对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影响,进行了9项子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1、生涯心理资源的理论结构主要由职业价值观、生涯定向、生涯规划、生涯发展和生涯协调五个因素构成。2、大学生生涯心理资源量表有五个分量表12个二阶因子。五个分量表分别是职业价值观分量表,生涯定向分量表、生涯规划分量表、生涯发展分量表、生涯协调分量表。12个二阶因子分别是发展因素、稳定因素、职业取向、生涯探索、生涯目标、生涯管理、生涯冒险性、实践与创造技能、自我与其他技能、自尊、情绪与适应、社交能力。量表由57个题项构成,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评估大学生生涯心理资源水平的工具。3、我国大学生生涯心理资源总体水平一般,并在性别、年级等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具体表现在:男大学生生涯心理资源水平总体优于女大学生。男生在生涯规划、生涯发展和生涯协调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在职业价值观、生涯定向方面得分低于女生;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生涯心理资源呈现出“V”字型的发展特征,发展因素、稳定因素、职业取向、生涯探索、生涯目标、生涯管理、自我与其他技能、自尊、社交能力在大二时达到最低,大三和大四阶段又逐步回升;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职业价值观、生涯发展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非独生子女在稳定因素、职业取向、实践与创造技能、自我与其他技能得分明显高于独生子女;农村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方面比城市大学生更倾向于稳定,更具有生涯冒险性;文科生自尊得分明显高于艺术生,文科生和理科生在发展因素、稳定因素、生涯探索、自我与其他技能、情绪与适应方面明显高于艺术生;不同家庭经济收入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存在显著差异。普通家庭大学生和贫困家庭大学生在发展因素和稳定因素两个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富裕家庭大学生。4、大学生发展满意度问卷有5个维度,包括创造与运用、品德与规范、社会与适应、沟通与协调和学习与实践。量表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用作大学生发展满意度的测量。大学生生涯心理资源与发展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生涯心理资源水平高的大学生其发展满意度也越高,说明生涯心理资源对大学生发展满意度具有提升的作用。对大学生发展满意度的整体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自身能力和素质发展的满意度总体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仍不理想,对学习与实践的发展满意度最低;同时,性别、年级存在显著差异,在专业类别、生源地和家庭经济收入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5、大学生生涯心理资源与就业压力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生涯心理资源水平越高的大学生其就业压力越低,生涯心理资源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提升具有制约作用。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就业压力居中等偏下,部分大学生明显知觉到就业压力,其中情绪困扰最为明显。6、大学生生涯心理资源可通过就业压力作用于发展满意度,就业压力在生涯心理资源与发展满意度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但当大学生处于就业压力的高峰期,生涯心理资源又反过来调节就业压力和发展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低生涯心理资源水平大学生在就业压力对发展满意度的抑制作用比高生涯心理资源水平大学生更明显。7、生涯心理资源水平不同的大学生在生涯信息的编码和再认上存在不同的认知加工偏向,高生涯心理资源水平大学生存在更为明显的正性生涯图式。8、不同生涯心理资源水平在不同条件的职业选择中存在差异,生涯心理资源水平高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工资发展空间更高的职业,而低生涯心理资源水平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起薪高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