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对运动员起跑器抵足板倾斜角度的研究寥寥数几,并且国外短跑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技术和素质状况均和国内短跑运动员有很大差异,世界著名短跑运动员刘易斯、加特林、鲍威尔、盖伊和博尔特身高均在1.80米以上,体重75公斤以上,而东亚国家的大多数著名短跑运动员身高均在1.72米左右,体重65公斤左右,譬如苏炳添、劳义和日本的桐生祥秀、伊东皓司,仅仅在身高和体重上就已经差别很大,因此运用生物力学多机同步测量方法对国内运动员起跑器抵足板倾斜角度的研究很有现实意义。由于短跑是以0.01秒为计时单位,0.01秒往往了决定比赛的胜负,通过实验研究,为我国短跑运动员选择起跑器抵足板倾斜角度提供科学指导,同时对短跑起跑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收集法、三维录像解析法、三维测力台测试法,通过实验研究,最后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研究结论:起跑器抵足板倾斜角度对起跑速度有影响,主要表现在运动员前稳定角大小、双腿膝踝关节角度的大小、第一步步长。在固定起跑器两个抵足板与起跑线的距离情况下,群体实验结果显示:前抵足板倾斜角度为50度、后抵足板倾斜角度为55度最佳,运动员起跑速度最快,动力学数据显示在该角度下合力最大。下肢动作模型:前稳定角小于20度,左腿膝关节角度波动值为85.0度到90.0度,右腿膝关节角度波动值在97.5度到105.0度,左腿踝关节角度波动值在98.6度到110.3度,右腿踝关节角度波动值在89.2度到99.6度,第一步步长约为1.18m,个人根据此情况再做些微调。在预备姿势稳定时刻,运动员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世界级短跑运动员的最佳预备姿势角度,单纯的追求前腿膝关节角度为90度,后腿的膝关节角度为120度,这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还应考虑运动员的前稳定角是否过大,前稳定角过大不利于运动员打破平衡,不利于运动员快速起跑。前后腿膝关节角度的选择应该根据前后起跑器抵足板倾斜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前后起跑器抵足板倾斜角度过大时,不利于运动员两肩部的支撑,对于运动员的上下肢力量要求很高,运动员两髋部应高于两肩部,两肩部超越起跑线。在运动员第一步右脚着地时刻,第一步步长不宜过大,重心要低,不能起身过早,从起跑后的第一步起步长逐渐加大,步频逐渐加快,如果第一步步长过大会影响运动员下一步速度,同时运动员在起跑时不能过于追求前后向力Fx,应该综合考虑合力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