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而农业的发展程度不仅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甚至还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这也是世界各国重视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具有人口基数大,主要的劳动力集中在农村,同时在农村由于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城镇化进程加快,土地开发率增加,最终使得农村地区失地农民在成倍的增长,因此,对于如何转移农村失地农民富余劳动力,使广大失地劳动力在失地之后,有工作可干,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浙江省苍南县地处浙江省温州南部,是全国经济百强县。在苍南县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民的就业问题,已引起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作者通过走访调查苍南县龙港镇及灵溪镇发现,1999-2011年龙港镇共征141.95hm2土地,其中耕地119.32hm2,按每征0.067hm2耕地大约造成1.5名农民失去土地计算,由于征地原因产生大约2680多名失地农民;2003-2011年灵溪镇共征123.92hm2土地,其中耕地97.09hm2,由于征地原因产生大约2185多名失地农民。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堪忧,专业技术水平、家庭收支水平普遍处于低位,大多数失地农民对政府的就业优惠政策不了解。由于失地农民自身素质整体偏低;产业结构现状制约;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城镇就业压力增大等因素导致失地农民很难实现就业。调查分析认为影响苍南农民实现就业的因素有:(1)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农民自身科技素质偏低,农民自身的法制意识欠缺,市场规则意识不强等;(2)吸纳劳动力最强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是造成大量农民不能就业的重要因素;(3)存在民办职业介绍机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现象,损害农业就业权益;(4)大量就业人口入城造成城镇就业压力增大。针对上述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以下几条建议:(1)改革户籍制度,还农民城镇人的真实身份;(2)把农民就业纳入城镇就业体系;(3)转变观念,提高农民参训积极性;(4)规范劳动力市场,建好就业信息平台;(5)强化政府的服务导向力度;(6)完善监督职能,加大维权保障力度;(7)扶持自主创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8)加强对农民的再就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