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通过平板显色分析方法对不同种类食用菌产漆酶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大致可将十五种不同类型食用菌产漆酶的能力分为三类:一类是产漆酶能力较高的菌株,包括凤杰1号、平菇3号、毛7811、白阿魏、虎奶菇,它们在平板分析中具有深蓝绿色的边缘小坑,有较高的漆酶酶活;二类是产漆酶能力不高的菌株,包括金8801、NG01、杏孢菇、小平ND、香魏菇,它们在平板分析中具有浅蓝绿色的边缘小坑,有漆酶存在,但酶活不高;三类是无产漆酶能力的菌株,包括大球盖1176、真姬菇515、茶3、真姬菇135、灰P,它们在平板分析中无蓝绿色的边缘小坑,无漆酶存在。实验结果表明:食用菌产漆酶能力的大小与生长周期的长短有关,产漆酶能力较强的菌株生产周期较短,产漆酶能力较弱的菌株生产周期较长。以ABTS为底物,测定漆酶酶活。从初筛的食用菌菌株中筛选选出漆酶活性较高的菌株—风尾菇Pleurotus eryngii(风杰一号)。并对该菌株进行漆酶发酵、纯化、酶学性质和染料脱色的研究,结果表明:该食用真菌产漆酶的最适的培养基为:甘露醇1.0%、酵母浸粉1.5%、KH2PO40.3%、MgSO4·7H2O 0.15%。经纯化的酶催化ABTS氧化反应的最适pH为4.5,温度为65℃,60℃以下、pH4.5至6.0之间酶的稳定性最好,以ABTS为底物的km为0.335 mmol·L-1,Vmax为0.795umol·L-1·min-1,反应时间4—5 min为佳。纯化后的酶在不同底物的作用下,ABTS的氧化能力最强,愈创木酚、氢醌、儿茶酚次之,阿魏酸无氧化能力。叠氮化钠是该漆酶高效抑制剂,浓度为0.5 mmol·L-1使漆酶活性完全抑制。该酶对三苯甲烷染料(孔雀绿、结晶紫)均有降解脱色性能,脱色率分别达到72.3%和50%,但该酶对孔雀绿的脱色能力比结晶紫要好,同时在体系中加入ABTS可提高脱色能力。本文分析比较不同种类食用菌产漆酶的能力,从中筛选出漆酶酶活最高的菌株,这对进一步开发漆酶资源具有积极意义,为食用菌菌种遗传改良提供依据,并为漆酶工业化生产与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