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释赞宁《宋高僧传》(《宋传》)是承继释慧皎《高僧传》(《梁传》)、释道宣《续高僧传》(《唐传》)而作,记载唐初至宋初之间高僧生平事迹的佛教著作。本文研究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宋传》及相关内容的文献学研究,由于编撰者、时代背景等不同,所以兼与《梁传》、《唐传》相关方面进行比较,试图总结释赞宁《宋传》与前面两部僧传的承继性和创新性,并探讨原因所在。这里包括对《宋传》作者考察、《宋传》的体例研究等。本文也有按一定标准,作了一些统计,以求对佛教历史中某些现象做出较为客观的结论。
绪论分为四节,第一节论述的是关于本文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意义等,以便对本文的研究范围有一个大致界定和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第二节是研究历史和现状,此节主要是记录在过去近百年来国内外对赞宁《宋传》的相关研究情况,并总结了这些研究的贡献和不足之处以及本论文的出发点。第三节是研究思路。第四节是研究方法。
第一章《宋传》的作者考察。本章分为五节,第一节生平考论,此文重点考实了赞宁的籍贯、生卒年,以及对赞宁的一生行迹作了简要概述。第二节论述了赞宁与士大夫的交游,列出了所载交游成员,分析了交游情况及其原因。第三节按照新的标准,对赞宁的著作进行了考述,纠正了某些偏颇。第四节主要就赞宁与慧皎、道宣身份的同异考察对《宋传》的影响。第五节研究赞宁所处的吴越地域给他编修《宋传》所带来的倾向性和影响。
第二章《宋传》的成书时间和时代背景,本章共两节。第一节《寒传》的成书时间,对《宋传》编撰的开始时间、成书时间、整理时间进行了论述。第二节《宋传》的成书背景,此背景论及《宋传》成书之前,由于赞宁由吴越国入宋,所以分别从吴越国与宋初的宗教政策,吴越国与宋初经济发展,佛教高僧撰述僧史传统的佛教史学发展必然结果三个背景来论述。
第三章《宋传》的体例研究,本章分为四节。第一节《宋传》的编撰思想,主要从承继佛教的宗教目的、坚持据事实录精神的理念、主张接近国主的思想、会通儒释道的思想来论述,兼与《粱传》、《唐传》进行了比较,突出了《宋传》编撰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之处。第二节《宋传》的编撰体例,就《名僧传》、《梁传》、《唐传》、《宋传》进行了比较,展现了它们的承继性和创新性。第三节《宋传》的人数统计、正传与附见体例及僧传标题研究,主要就文本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第四节《宋传》对传主选录标准,本文结论为以功德为先入十科,次德行学识,然后为神异的选录标准。
第四章关于《宋传》内容的研究,本章分为六节。第一节《宋传》各篇内容简述及三部僧传传论比较分析,主要简述《宋传》各篇内容及十篇之间传论同异进行一些比较。第二节《宋传》传主内容叙述方式研究,主要从叙述方式角度,论析三部僧传叙述方式的继承性和创新性,指出僧传叙述方式是受到中国史传叙述方式的影响。第三节《宋传》的文献来源,从史源学角度,指出《宋传》文献来源的六个主要方式。第四节《宋传》处理文献的方法,对于如何处理搜集到的文献,赞宁主要采取了三种方法。第五节《宋传》中所记五代十国高僧籍贯及活动地的统计与分析,五代十国由于具有自身时代特点,对于这个时期的高僧进行统计,可以得出一些与别的时期不同的结论。第六节《宋传》的文学性探析,文学性是被人忽视的一个方面,通过研究表明《宋传》文学性特点比较明显。
第五章《宋传》的总体评价,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宋传》的史料价值,《宋传》史料价值十分丰富,本文主要从佛教史、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文学史、中外交流史等方面来论述。第二节《宋传》在中国佛教史学上的影响和地位。《宋传》对后世具有一定的影响,其地位不可忽视。第三节《宋传》的不足之处。
附录一释赞宁事迹及著述编年,搜集了谱主赞宁生平事迹、家庭情况、师友交游相关史料及著述系年,并加以考辨,有助于对赞宁进一步研究。
附录二《宋传》外国高僧来华和中国高僧外出统计表。
附录三《大宋僧史略》与《宋高僧传》成书时间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