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对香蕉微生态进行初步研究,调查了香蕉的真菌区系和放线菌区系,从香蕉根、球茎、假茎、叶片和果实等组织中获得内生真菌154株22个属,以镰刀菌(Fusarium)和炭疽菌(Colletotrichum)为优势菌群,内生放线菌2株2个属,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和小多孢菌属(Micropolyspora);从香蕉根际土壤中获得真菌206株21个属,以拟青霉(Paecilomyces)、毛霉(Mucor)和镰刀菌为优势菌群,根际放线菌94株9个属,其中链霉菌为优势菌群.研究结果表明香蕉内生真菌的分布具有器官特异性,根和茎组织内以镰刀菌为主,叶和果皮组织内以炭疽菌为主。香蕉微生态与香蕉病害的关系,着重研究了内生炭疽菌与香蕉炭疽病,内生尖镰孢(F.oxysporum)与香蕉枯萎病,根际真菌与根结线虫病的相关性。形态学和培养性状鉴定结果,香蕉炭疽病菌与香蕉内生炭疽菌均属芭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musae)。通过对香蕉果实接种试验证明,香蕉内生炭疽菌对香蕉果实具有致病性,由此推断香蕉内生炭疽菌为香蕉炭疽病的潜伏侵染菌源.通过形态学、培养性状、营养体亲和性测定、拮抗试验和致病性测定,确定香蕉内生镰刀菌为非致病菌,与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作用。从香蕉内生真菌及其根际土壤真菌中筛选出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incognita)卵有寄生性的粉红粘帚霉(Gliocladium roseum)。本研究较为系统地探明了香蕉的真菌和放线菌区系结构,明确了这种微生物区系与香蕉病害的关系;研究结果为香蕉病害的微生态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为香蕉炭疽病和香蕉枯萎病的检测与防治提供了新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