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暗物质宇宙学模型下暗物质晕的紧致系数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i257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暗物质晕是冷暗物质宇宙学模型下结构形成的基本单位。暗晕的一个结构特性是它的紧致系数与质量有着显著的关系。这一关系在文献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得到的质量—紧致系数关系不尽相同,特别是关于这一关系的理论模型在低质量端和高红移处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在我的工作中,我使用了一系列的高精度数值模拟来研究了冷暗物质宇宙学模型下暗晕的紧致参数。这些数值模拟包括Aquarius,Phoenix,Millennium和Millennium2模拟。结合这些高精度数值模拟,我得以将研究的样本扩大到质量下限为106太阳质量的暗物质晕,并将研究的时间追溯至红移10左右。通过分析数值模拟的结果,我测量得出了暗晕的质量—紧致系数关系,并以此检验比较了几种已有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红移为0时低质量端暗晕的质量—紧致系数关系高于Bullocketal.(2001)和Zhaoetal.(2009)的模型,而更加接近与Netoetal.(2007)所报告的幂率关系。另一方面,尽管在低红移处,Bullocketal.(2001)和Zhaoetal.(2009)的质量—紧致系数关系模型与数值模拟结果符合较好,在红移高于4时,却呈现出不同于任何一种模型所预言的特性:在结构形成的早期,质量与紧致系数间关系较为弱化,但这种关系整体随时间依然有显著的演化。  在本工作中,我也研究了环境因素对质量—紧致系数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暗晕的紧致系数随环境密度的变化有略微的不同,但这一微弱的变化不足以影响总体结果。另外,我还检验了高红移处暗物质晕的密度轮廓。结果证实,Navarro-Frenk-White密度轮廓在高红移处依然可以很好的描述暗晕的质量分布。紧致系数在高红移处不同于模型的特征无法得到很好的直观解释。  综上所述,通过数值模拟结果所得出的冷暗物质宇宙学模型下暗物质晕的质量—紧致系数关系与现在已有的模型均不相同,这一结果表明,需要一个更为精确的模型来解释暗物质晕结随红移的演化及其对质量的依赖关系。
其他文献
上海市闸北区临汾路街道近10年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开展社区思想工作,把实实在在解决居民困难作为社区工作的重点和思想工作的切人点,并探索、创新了思想工作的方法和载体。
基于地面望远镜的长期观测和新时代的空间望远镜的高时空分辨率的观测,本文研究了被普遍关注的三类太阳活动现象:其一是莫尔顿波的传播规律;其二是色球层针状体分类的观测及探讨
本发明涉及力传感器设计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实现部分解耦的并联结构六维力传感器。包括固定平台、测力平台、柱体、检测分支、固定平台水平设置、测力平台与固定平台
磁场外推是重构日冕磁场最重要的手段,对于理解太阳活动有重要意义。本文力图通过磁流体动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s,MHD)数值模拟手段推动外推的发展,主要研究成果有:  (1)
期刊
活动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i,AGN)顾名思义是星系异常活耀的中心区域。其核心很小的区域就能发出很高的光度,例如类星体光度可达1046erg/s至1048erg/s。低光度活动星系
随着大口径望远镜的发展,各种动力学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大望远镜的振动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鉴于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现在还没有普遍适用的一般性解决方法。因此,对特定问题,仍
活动星系核是一类有着剧烈高能现象的天体,他们的能量来源于超大质量黑洞的吸积过程。活动星系核的射电波段辐射由喷流主导。对喷流的形态、光变、光谱、偏振以及运动学等性质
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简称TEC)是电离层探测重要参量,也是电离层层析成像技术(Computerized Ionospheric Tomography,简称CIT)的重要输入参量,其精确确定为反演电子密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后两部分介绍了硕士期间的工作。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脉冲星的辐射观测特性以及脉冲信号在星际介质中的传播效应。其辐射观测特性包括单脉冲、积分脉冲轮廓、